2020年10月15日下午,天平街道黨工委主辦的“小照片 大時代”主題活動第二場——“城市之光 人文天地”,在“66梧桐院·鄰里匯”舉行。此次活動聚焦城市空間及公共文化服務,通過一組組照片,發現空間之美、人文之美,呈現“天平之美”,展現“時代氣息”。天平街道邀請阿科米星建筑設計事務所合伙創始人、主持建筑師莊慎、上海幸福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凌、徐匯藝術館策展人唐麗青、上海瞻昂建筑設計有限公司主持建筑師譚若霜等4位設計師、策展人進行分享。 近年來,天平街道持續開展城市精細化治理工作,通過街面上各類空間微更新,讓街道更美,讓人民生活更幸福。四位主講人作為空間的設計者、策展人,從不同視角對城市更新、公共空間、藝術普及、文化運營進行了解讀,他們和他們的團隊用智慧和付出,連接歷史和未來,讓天平街道更具顏值,更有文化氣息,更加人性化,更為宜居。 本次活動由資深媒體人、東方衛視首席記者駱新主持 會呼吸的城市才有生命力 主講人:莊慎(阿科米星建筑設計事務所合伙創始人、主持建筑師 主講空間:嘉瀾庭(永嘉路309號) 位于永嘉路309號的口袋公園——嘉瀾庭,通過原有舊里地塊的置換與更新,改建成了庭院廣場。設計師莊慎介紹,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區和歷史風貌區建造供市民休閑的廣場非常不容易,花了許多“小心思”,有著許多“小驚喜”。他強調,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使用,是為了給周邊居民提供更多活動的場所,休息和交流的空間。莊慎說:“看到大家在嘉瀾庭休閑的情景,才覺得這個城市是活的,當所有的設計都是為了人,設計師的價值才能體現出來。”在嘉瀾庭的一角有一處小小的口袋咖啡,經營者小齊補充道:“口袋廣場已經是鄰里非常喜歡來的地方了!” 書店依然是我們的精神家園 主講人:朱凌(上海幸福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主講空間:黑石M+幸福集薈(復興中路1331號) 作為上海新晉網紅打卡地,黑石M+的運營負責人朱凌,通過一組照片分享了如何打造“一個城市更新的生動案例”。黑石公寓一層的“幸福集薈”,作為與眾不同的書店空間,不僅有供讀者休息的沙發,在原建筑的書房內還放置了寫字臺,在留聲機與黑膠唱片的悠揚中,營造出回到百年前的時空穿梭感。他表示:要把幸福集薈這個項目打造成一個具有魔都特色的文化城市地標!在互動中,附近的居民章先生聽說黑石公寓曾經還有一個恒溫游泳池時,建議增加一些相關的歷史故事老照片,讓讀者和參觀者對這里有更多的了解。 “非常規”美術館在突圍 主講人:唐麗青(徐匯藝術館策展人,策劃“樂者敦和·大音煌盛”等專題展) 主講空間:徐匯藝術館(淮海中路1413號) 徐匯藝術館的策展人唐麗青,通過“樂者敦和·大音煌盛” 敦煌壁畫樂舞專題展和“烏金千秋照”徽墨展的圖片,講述了小型美術館如何深挖主題,如何引導參觀者與展品相處。唐麗青說,希望通過和同行們的共同努力,讓城市冒出各式各樣、不同風格、不同口味的小空間,讓每一位參觀者走入之后,都能獲得一個無比廣大的世界。對于小型美術館而言,這條路還很長,但她會堅持下去。她真誠地希望:“懷有理想的人持續向理想奔跑,其他的人能夠多給我們一些火焰,照亮前方的路,最終成就一個我們今天的時代——一個大時代。” 連接起來的斷章 主講人:譚若霜(上海瞻昂建筑設計有限公司主持建筑師) 主講空間:伊麗包子鋪(高安路3號) 每位主講人分享之后,主持人駱新都會邀請一位聽眾與主講人進行互動。當問到伊麗包子鋪的陳老板對改造是否滿意時,陳老板笑著說,在街道的協調幫助下,經過和設計師的多次溝通,雖然沒有達到最初讓“招牌更大”的目的,但是改造后的空間更合理,色彩更明亮,自己的想法也在“與時俱進”。他表示,作為一家17年的小店、街道的一份子,每當聽到居民對他說“自己是吃著伊麗包子長大的”,再辛苦都值得。 駱新表示,四位主講人都是“空間的導演”,都在做著同樣一件事情,就是讓我們的城市有更多可以感知的美好事物。他們的設計都保留了人的生活狀態,不光有顏值,更講究使用。在天平街道,有供市民休息活動的口袋公園,有提供藝術欣賞的藝術館和書店,還有口袋咖啡和包子鋪,既有差異也有包容而且都得到尊重,這個城市才會讓大家愿意去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