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南京市工信局組織了智慧物流互聯網交易平臺示范項目——“基于交易的企業信用評價及可視化跨境物流一站式互聯網服務平臺”的項目驗收。由江蘇跨境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承擔的該智慧物流示范項目正式通過驗收。 會議由江蘇省工信廳生產服務業處處長許明主持,省工信廳機關紀委書記談俊、省工信廳生產服務業處一級主任科員厲方奎、南京市工信局運行監測協調處孟棟梁參與會議。 項目驗收是采用隨機抽取四名物流業務專家及一名財務專家的方式,由南京財經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東南大學和蘇港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5人組成專家組,對項目進行驗收。經查閱資料、聽取匯報、現場查看及提問等相關流程,現場核查項目實施及預期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并給予是否通過驗收的綜合評價意見。南京郵電大學現代郵政學院院長孫知信被現場推選為此次驗收專家組組長。 江蘇跨境智慧物流示范項目是利用以物聯網技術為中心的跨境物流全程跟蹤系統、貨物途中可視管理系統,以云計算為中心的智能物流信息匹配技術,與企業外貿銷售,采購信息、資產監管數據進行實時聯動,實現企業征信采集。打造可視物流環境,幫助進出口跨境貿易企業降低物流成本,保證物流全程可視,加快物流速度和通關效率,縮短進出口企業的貨物貿易周期、提高資金的周轉,降低物流過程中的貨物損失風險,為中小型外貿企業提供一站式的跨境物流服務平臺,促進我國跨境貿易企業高效經營、高速發展。 該項目平臺的實施,整合了商貿基礎信息資源,規范跨境貿易電子數據標準,搭建數據中心,實現數據共享,提供跨境貿易通關、物流、數據交換、外貿協同、商務信息、企業信用等綜合服務。解決了跨境供應鏈企業的收付匯、出口無法退稅、企業信用采集等環節的難點,建立了跨境貿易供應鏈進口的透明化、陽光化、規范化服務平臺,為進出口企業很大程度上規避了貿易環節存在的各種風險。 針對進口電商企業物流成本較高、非正規通關存在法律風險等問題,平臺將出口企業與傳統外貿及制造企業對接,將訂單信息、支付信息、物流信息三維合一,解決了通關數據,進行集中申報,解決收結匯和退稅的難題,提供了營銷、物流、通關、金融相結合的一體化服務,為企業提供了跨境物流全流程的信息化服務。 目前江蘇跨境通過這套系統已服務了近三千家中小企業,業務遍及全球171個國家和地區,幫助182家企業破零,累計出口額350億元人民幣,取得了預期經濟效益,增強了相關企業的國際競爭能力。 在聽取了江蘇跨境的項目匯報及平臺演示后,東南大學教授、博導胡漢輝表示,中國的外貿企業靠單打獨斗是不可行的,需要和江蘇跨境這樣敢于創新的企業合作才能走得更遠。希望該項目在外貿跨境物流領域可以進一步加強技術研發和服務創新,把系統中的有效數據提煉出來做增值服務,加大應用推廣力度。 江蘇跨境的使命是讓全球交付變得更簡單,作為江蘇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聯盟主席單位、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企業、中國供應鏈金融最佳供應鏈平臺企業、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樣本企業,未來江蘇跨境將在外貿跨境物流領域不斷創新,通過數據、算法、產品、技術更好的服務我們平臺上的企業,構建高效、便利、透明、互信的國際貿易服務體系,提升廣大進出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積極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為促進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