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條長河,有人順流而下,有人溯流而回。時間和歲月交匯,即使無力,也得有力! 對于80后的我來說,歲月就像家鄉門前那條靜靜流淌的河流,不知不覺間,已面臨40不惑的門檻。而恰同學少年時的意氣風發,也多化作時日里的柴米油鹽;那些偶爾浮現在腦海中的幼時玩伴,大多在生活的波瀾中逐漸找到自己的心安之所。 淡綠色的隨身聽里,藏著我的青春時光 電視劇《我們的少年時代》熱播,班小松不小心把鄔童的隨身聽摔壞,惹得鄔童大怒。于我而言有深深的體會,少年時代我的那臺卡帶隨身聽,是考上高中時發小送的禮物。那臺伴隨了我整個高中時代的“玩伴”,花了他半個月的工資。 有的友情隨時空的距離而消逝,有的友誼則如醇香的老酒,越久越香。近日回鄉,同他聊起那臺淡綠色的隨身聽,他先是一愣,然后爽朗一笑,這份跨越30多年的情誼,就在時而爽朗,時而玩笑中漾然開去。 還有情竇初開時,記憶中的女孩兒,就如同那輕輕按下的隨身聽按鍵,娓娓道來的《同桌的你》,追憶著似水年華。練習英語聽力的時候,總是在不知不覺間換上小虎隊、黃家駒,還有張學友。如今再次聽到那些老歌,總是會想起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光,懷念上學的歲月。 那部隨身聽,有它的生命周期,直到磁頭老化,聲音嘶啞,最后僅剩那抹淡綠色的回憶。而不管歲月如何流淌,生活教會我們善良、堅韌、樂觀,就像那臺隨身聽,高興時有它,傷感時有它,回憶時也有它。 嘶嘶啦啦的收音機,伴隨父親的閑暇時光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友誼在歲月的長河中歷久彌堅,課桌前排的女孩也早已嫁做人婦,而我們在行將不惑之時,父輩則逐漸衰老,那肩扛手抬,時時勞作的父親的背影,是他用一生踐行“耕讀傳家”的信念。 他時常站在田間地頭,看著種下的玉米、大豆、高粱,還有紅薯。那種眼神,那種期待,是一個標準的中國式農民,以食為天的憧憬,飽含著父親對收成的期待,對美好的向往,那是他的世界。 那張倔強了一輩子的老臉,只有在見到孫輩的時候,才會猶如一張揉皺的宣紙,舒展開來。而那臺伴隨了父親多年的大個收音機,開關旋鈕處已磨的發亮,字跡全無。偶爾,他仍然會打開它,聽聽聲音,找找頻道,一邊嘟囔著現在的節目沒有以前的好。 父親走過那段艱難困苦的歲月,也經歷了青春如火的年代,就如同他人生的第一臺收音機,慢慢的回憶,恰如那悠悠的歲月。 思緒飛越十數年,當我自己有了孩子,方才懂得父親在我離家求學之時,久久不愿離去的張望。我已走出很遠,他卻依然站在原地。朱自清的背影是他望著父親,而父親只能望著我的背影,消失在路的盡頭。直到現在,我依然不知道父親更多的是期許,希望,還是躊躇,不舍。 新款兒童手表,陪著孩子慢慢長大 疫情影響,學校放假,“神獸”在家生龍活虎,一會功夫,就會滿地狼藉。放“神獸”下樓放風,則會擔心孩子的安全,無法時時陪伴。這個時候,一個功能齊全的電話手表,則是兒子的標配。精準定位,讓你可以隨時確定孩子的安全狀態;禁用設置,可以有效避免孩子長時間玩兒游戲;一鍵視頻,孩子隨時隨地都可以和你分享生活的小驚喜。 而兒子也在諸多功能中樂此不疲,一會聽故事,一會發視頻,一會玩語音。恰逢六一,兒子拿著京東的APP,告訴我現在有一款前后都有屏幕的兒童手表,設計新穎,功能齊全,長草了很久才來跟我說。我告訴他,那就拿成績單來換吧,新的兒童手表是你的生活,而緊張的學業,亦如是。他在懵懂中點頭。 無論是青春已逝的“前浪”,還是活力無敵的“后浪”,哪怕如我一樣的“中浪”,不管你出生于哪個年代,那款勾你回憶的電子產品,是生活的珍貴與親情的疼愛。 兒子仍喜歡拿著第一塊電子手表,查看他的視頻和語音;父親的閑暇時光,依然是守著那臺收音機,聽著數不盡的前朝往事,評書相聲。而我的青春回憶,則在第一臺淡綠色的隨身聽上,伴著友誼長存,蹉跎歲月。點綴其間的,還有游戲掌機、電子寵物、點讀機等等不一而足,一代又一代的電子產品,更新替代,生生不息,恰如我延續了父親的生命,兒子又延續了我,歲月永恒,久遠流淌。 生命苦本長,歲月如歌又如詩!在愜意與生活的瑣碎中,我們依然要將路途走下去,殊途也將同歸,認真對生活,認真對率性,認真對生命,亦是我們盛放的芳華。 由聰而得智,由智而得道者,百人中不過一二三。我輩都是凡夫俗子,只能由煩入悟,將日常苦難中的點滴感動,集腋成裘,讓心境慢慢接近智者。一念成魔,一念成佛,率性對家人,率性對生活,平靜如水,心中已趟過千山萬水。 以后的日子還長,電子產品仍會撲面而來,猝不及防。而心定則入靜,所謂紅塵練心,應如是;陌上花開,緩緩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