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疫戰”開戰以來,夫子河鎮人民政府把服務群眾和信息反饋相統一,探索“掌上抗疫”服務模式,有效提高了服務群眾工作水平。 織就服務網絡,和群眾“連心”。發揮實干、苦干、巧干精神,全面加強轄區各村、各組疫情網格化防控,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按照屬地原則,建立返鄉群眾微信群、隔離觀察點群、愛心捐贈群群、體溫監測群等各類網絡群,努力做到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黨員,哪里就有服務。該鎮在疫情期間,建立各類防疫網絡群54個,成功覆蓋了該鎮外地返鄉的17053名群眾。 強化服務引導,讓群眾“舒心”。發揮“小平臺、大服務”的作用,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物資供應。據不完全統計,該鎮各村(社區)通過微信群及時通知疫情防控官方信息和上級通知、通告等400余次。疫情期間,為保障群眾生活物資的供應,各村建立了物資供應群,由群眾進行“派單”,村社區采購員“接單”統一采購,群眾再對服務情況進行評價與反饋,形成完整通暢的服務閉合鏈。 兌現服務承諾,讓群眾“省心”。該鎮政府通過各種渠道采購水銀體溫計近一萬只,免費發放給每一個武漢返鄉家庭、建立“老鄉體溫監測群”,自報體溫監測信息。同時,27支村級防控工作隊(495人)上門監測體溫,確保了體溫監測到邊倒角,減輕了村社區工作壓力。 優化服務態度,讓群眾"暖心“。建立社區守望群。一線工作人員工作和村民自發進行的消毒消殺等工作,通過群上傳圖片、信息至鎮疫情防控指揮部,累計傳遞信息1100余條,匯聚了全民抗疫的正能量;各隔離觀察點建立隔離觀察點群,開展心理疏導,對隔離觀察人員進行心理健康引導。從用心服務的工作原則出發。用飽滿的熱情、誠懸的態度、規范的服務,拉近工作人員與隔離觀察對象之間的距離。 反饋落實及時,讓群眾“放心”。努力實現服務溝通“零距離”、"零拖延"、“零障礙”、“零差錯”。定時發布村務公示、公告、通知。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即時掌握黨和政府的政策及相關村務信息,村民可以第一時間疫情的變化,讓群眾放心,干部更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