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樓下開了一家網紅豆漿店,明黃亮堂的背景墻上,寫一句頗文藝的網絡語錄“深夜的酒,不如清晨的豆漿。”開業第一周,排隊打卡的人排到了大馬路上;開業第一個月,晚高峰時段已經只有寥寥數人。 福州早餐的精髓,實在不在這些浮夸的噱頭和裝修上,越破的店,越土的招牌,越能吃出升華的靈魂來。那句文藝的話要換我說,“深夜的酒,不如清晨的__________”,在福州的地界上,我能給你填出108種花樣來,10元吃到撐,一周不重樣,樣樣都好吃。就讓我這個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告訴你,福州美食 應該去哪里打卡才到位。 福州美食早餐打卡1 海鮮鍋邊 | 福嶼路48號 人均: 6.5 元 這一家店直接可以解決一日三餐了,尤其早餐的選擇超多!他家的鍋邊很便宜,早餐十點前來點只要兩塊五,現在好像漲價到4塊!滿滿一大碗,用料也絕不含糊!巴浪魚干調味,還有花蛤、海蠣。泡了紫菜和蝦米的湯頭,是福州人熟悉的古早味,鮮掉下巴。裝碗后撒上一把芹菜末,香味隨著熱氣蒸騰出來,一碗下肚,不管你是饑腸轆轆的腸道,還是宿醉昏沉的身體,馬上舒爽起來,”足已慰風塵“。 豆漿和油條是最佳搭檔。海鮮鍋邊的搭檔可就多了,各種炸物絕對算的上其中的佼佼者:圓圓圈,油鍋里滾一圈就上桌,脆得不得了!喜歡咸口,春卷里面加了各種配料,是我的最愛。還有三角糕、馬耳朵、油條、油餅……店家在店門口支一口小鍋,他那一邊炸,你這一邊吃,咬下去真的會有咔嚓一聲,驚嘆于他飛快的手速的同時,一根油條就著一碗鍋邊已經下肚。 福州美食早餐打卡2 曉萍小吃店 | 夢山路(近湖濱小學) 人均: 7 元 招牌煎包不加醬油,全靠新鮮豬肉和蔥調味,不管是從外皮到內餡,從用料到口味,可說是福州最好的煎包之一。煎包一個1.5元,很早就會賣完,餡肉扎實,面皮很薄微焦,底部各種酥脆,嘗一口都停不住。 除了特色煎包,老福州人喜歡的拌面扁肉、撈化粉干也都有。拌面可以讓老板娘用特色的豬油加醬油或花生醬組合,面上隨手撒下蔥花,又讓香味更上一層樓。 福州美食早餐打卡3 土伯祖傳撈化 | 江厝路27號附近 人均:10元左右 記憶中老福州豬血化的味道~有豬血化和清湯化兩種可以選。配料也很多,看起來挺新鮮的。豬血化8元一份。量很足,湯底很關鍵,比較黑稠點。可以隨便加湯,感覺還不錯哦。點其他撈化湯底偏清淡。除了豬血,還可以在店家的提供的配料里任選加進湯里。從各類青菜、丸子、到魷魚、骨髓、羅漢肉、豬腦、竹蟶、花蛤……二三十個品種,每種都選一樣恐怕肚皮要撐破。 福州美食早餐打卡4 安平 依杰 拌粉干 | 臺江公安分局對面 人均:10元左右 最正宗的福州味道。些在市面上所有的打著臺江安平拌粉干店招牌的,都是想沾這家光的山寨店,或是曾經伙計出來單干或干脆毫無關系,只有這家才是最正宗的。不愧是福州小吃的招牌。拌粉干操作簡單:粉干撈好后,加豬油蝦油味精花生醬,動作嫻熟一氣呵成,畢竟操作過成千上萬遍。有多少店里也供應有豬肚、牛百葉等風味小吃。福州鮮撈最大特色就是在一桶高湯里,放啥啥味道,不會竄在一起,豬肝湯豬肝味、蟶湯蟶味,說起來簡單,你要是在家自己操作就知道,不同材料下鍋,沒處理好時間,湯味道全一個味道。 福州美食早餐打卡5 耳聾伯元宵店 ?|蒼霞新城南園路64號 人均: 10元 ▲圖片來源網絡 耳聾伯元宵至今已經傳承了四代,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純正的福州味道吸引了很多食客慕名而來,也有不少美食節目做專題做采訪。很多福州人從小就開始吃他家的元宵,多年過去,那份味道始終都沒有變。老福州人記憶中的“彈性感”,也只有老藝人才會掌握這種力道。 比起一般的湯圓,它的表皮更有韌勁不粘牙,但也不會咬不動,有一種干凈利落的軟糯。表皮有講究,內在更講究。煮熟后,內陷不散,肉質彈牙,正是福州人最愛的咸香味兒。 福州美食早餐打卡6 同利肉燕老鋪 | 南后街 106-108號 人均: 8元 ▲圖片來源網絡 把同利肉燕作為最后一個推薦,也有壓軸的意味。福州小吃很多,福州優秀的小吃店也很多,但是既能夠承載老福州人味蕾記憶又能夠與時俱進走出福建、走出國門,對外成為福州小吃的代表,就不是哪家店都能做到的了。”一碗肉燕溫暖著一座城”。在福州人的紅白喜事上,有“無燕不成年,無燕不成宴”的習俗,寓意平安順遂,闔家安康。 一碗熱氣騰騰的肉燕,看起來晶瑩剔透,薄如白紙。吃到嘴里口感軟嫩,韌勁十足。遠遠地就散發出一股誘人的肉香,非常爽口。現煮現賣,吃起來順滑有嚼勁。內里的肉餡十分緊實飽滿,肉餡鮮甜,可見用料的講究,沒有任何一點薅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