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騰訊官方正式宣布未來將投入5000億布局新基建之后,騰訊云AI迅速跟進,在5月27日的媒體開放日上,首次公布了在人工智能領域新基建的完整布局。除了要持續完善算法平臺、服務平臺以及開放平臺三大平臺之外,還將聯合超過1萬家合作伙伴,打造一個從技術研發到產業落地相互協同、優勢互補的新型AI生態體,推動各行各業的整體化智能化升級。 據了解,目前騰訊云AI公有云日處理圖片超30億張,日處理語音250萬小時,自然語言處理超千億句,客戶數超過200萬,服務全球超過12億用戶,多項指標位居行業第一。騰訊云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人工智能服務提供商之一。 細看這些指標,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例如騰訊云AI對于圖片的處理能力,在人臉核身、OCR(光學字符識別)、圖像檢測等方面都有廣泛應用。深圳公安接入騰訊云慧眼之后,廣大群眾通過手機就可以線上進行身份核驗并辦理各種業務,網上辦理量年均1600萬次,節省市民辦事成本約10億元。 順豐在使用騰訊云OCR之前,需要8000個人力做訂單錄入,每年耗費成本上億;使用OCR之后簡單掃一掃即可把手寫文字轉換為電子版,大部分字段準確率98%以上,3小時可識別2000萬張。國內知名液晶面板制造商華星光電,在騰訊云幫助下利用AI智能識別面板缺陷,用自動化代替原先的人力看照片,速度提高5-10倍,人力降低50%。 此外,在微信的語音轉文字、游戲領域的多國語言翻譯、金融及旅游等行業的自動翻譯、智能音箱的人機對話、網絡讀物的有聲轉換等方面,騰訊云AI的語音處理和自然語句處理能力也到了充分展現。 “在產品層面,騰訊云擁有全球最為完整的人工智能產品矩陣,其中視覺服務包括騰訊云神圖、慧眼、圖像分析、智能識圖以及OCR;智能語音產品包括騰訊云語音識別、語音合成、機器翻譯等;自然語言處理產品包括情感分析、智能分詞、文本糾錯等16種能力?!彬v訊云AI語音語義與應用平臺產品中心總經理周超博士表示。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边@是“新基建”首次被納入政府工作報告,意味著新基建正式進入加速期。 作為新基建的七大產業領域之一,人工智能在數字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據騰訊云相關負責人透露,騰訊云正從多個層面進行AI新基建的布局,包括聯合騰訊內部優圖實驗室、AI Lab、微信人工智能實驗室等優勢技術能力打造產業智能化新引擎。 具體來說,騰訊云AI新基建的整體布局是“一云三平臺”架構,即基于騰訊云強大的彈性計算、無限存儲、加速網絡以及全域安全能力為騰訊云AI提供強大的底層算力資源。 “三平臺”包括算法平臺、服務平臺以及開放平臺。其中,算法平臺通過不斷完善算法核心框架、深度學習工具、AI中臺能力,打造數據到算法模型的全流程閉環,真正的將AI能力應用到實際的業務場景中;AI服務平臺通過將騰訊內部多年積累的語音、圖像、視頻、NLP等AI技術能力以云服務的形式提供給行業用戶,降低AI的應用門檻;同時,全面升級騰訊AI開放平臺,連接騰訊AI能力與產業,推動AI技術和應用的不斷進步。 未來,騰訊云AI還將聯合超過1萬家生態合作伙伴,打造從技術研發到產業落地的新興AI生態體,推動各行業智能化升級。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AI領域的整體技術進步和大規模應用落地,將是中國疫情后時代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將深入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此次疫情來說,騰訊“健康碼”成為最多人使用的健康及出行電子憑證。自2月9日率先在深圳落地以來,上線36天,騰訊健康碼已被9億用戶使用,累計訪問量達80億 民眾在申領健康碼過程中,全國多個省份的健康碼都會用到身份核驗的過程,騰訊云慧眼人臉核身提供的各類認證功能模塊,包含證件 OCR 識別、活體檢測、人臉比對及各類要素信息核驗能力,幫助健康碼解決了大量用戶身份信息在線核實的需求,有效阻斷了疫情的進一步傳播,為復工復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騰訊云慧眼被廣泛應用于金融、政務民生等領域。 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正在與各行各業快速融合,在推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同時,也不斷催生出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信息化技術將成為智能化經濟的核心驅動力。作為中國最大的人工智能服務商,騰訊云在AI新基建領域的率先布局和持續推進,必將加速我國產業智能化的深入變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