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黑龍江勃利訊:春風浩蕩,草長鶯飛。4月19日9時58分,伴隨著建設者們的歡呼聲和陣陣鞭炮聲響,中鐵十一局二公司牡佳鐵路承建的宏興隧道和小五站隧道同時貫通,為后續架梁、無砟軌道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標志著牡佳鐵路在隧道工程上又一次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圖1:牡佳鐵路宏興隧道順利貫通 位于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勃利縣境內的宏興隧道全長3050m,其中II級圍巖945m,III級圍巖605m,IV級圍巖1090m,V級圍巖410m,為本標段重難點控制性工程之一,最大埋深約151.23m。小五站隧道全長1349m,其中II級圍巖240m,III級圍巖270m,IV級圍巖300m,V級圍巖539m。兩座隧道地處低山丘陵區,地形起伏大,地質條件差,圍巖復雜,安全風險高,施工難度大。考慮到實際情況,兩座隧道均按照新奧法設計、施工,Ⅱ級圍巖采用全斷面法施工;Ⅲ級圍巖采用臺階法施工;IV 級圍巖采用三臺階法施工,并輔以拱部Φ42小導管及拱墻格柵鋼架加強支護;V 級圍巖采用三臺階臨時仰拱法施工,并輔以Φ42超前小導管及全環Ⅰ20a型鋼鋼架加強支護,隧道暗挖采用復合式襯砌,由初期支護、防水保溫隔層與二次襯砌組成。 圖2:貫通現場參建者合影紀念 在隧道施工過程中,參建人員克服了地形復雜、交通條件差、氣候異常、環境惡劣等方面的困難。嚴格按照“化大為小、短進尺、多循環、弱爆破、強支護、快襯砌”的原則,遵循“先排管、后注漿、再開挖、注漿一段、開挖一段、支護一段、封閉一段”的作業程序。同時,加大對各道工序、各個施工環節的監管力度,使施工現場安全質量管理更加標準化和規范化,創新使用施工工藝工法,隧道掘進采用機械化施工,實施光面爆破,并開展環保節能型水壓爆破;初期支護噴砼采用濕噴工藝,仰拱施工采用自行式移動棧橋。對施工全過程進行嚴密監控,實施全方位、信息化動態管理,以檢測控制工序,以工序控制過程,以過程控制整體,推行高標準質量管理,確保兩座隧道優質、高效、按期、安全地完成施工任務。 ![]() 為保障項目施工生產穩步推進,該項目嚴格貫徹落實上級文件要求,及時成立項目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領導小組,制定防疫應急預案,明確人員分工,壓實防疫責任,認真做好項目防疫物資儲備、防疫知識宣傳、人員返崗復工、體溫監測、職工隔離醫學觀察和核酸檢測等工作,凝聚發展向心力,落實群防群控,抓緊抓細抓實,不斷筑牢復工復產堡壘,為兩座隧道的順利貫通奠定了堅實基礎。? ? 據悉,牡佳鐵路是國家東北東部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黑龍江省重點鐵路建設項目之一,設計時速250公里,將牡丹江、雞西、七臺河、雙鴨山、佳木斯五個地級市串起,全部納入到哈爾濱兩小時、三小時經濟圈。該項目建成后,將與哈佳、哈牡、哈齊、牡綏等鐵路構成黑龍江省快速鐵路網,大大縮短城市間的時空距離,大幅提高鐵路客貨運能,助力“龍江動車組”在振興路上一路飛馳,一路精彩。(文圖/唐業堡、王填弟、王佳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