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為我國重要的人才選拔制度,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和熱點。金榜題名、魚躍龍門成為高考的代名詞,牽動著天下父母心。2007年至2009年連續三年參加高考人數破千萬,2017年和2018年參加高考人數分別為940萬和975萬,而一本的錄取率僅約為10%。 據《2018年大學生就業報告》數據顯示,2017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率為92.1%,本科就業率為91.6%,技工院校、職業教育培訓學校的就業率接近100%,職教畢業生需求強勁。同時,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率及收入都在穩步上升,十年間高職高專畢業生月薪增幅高于本科生83%的增幅。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屆高職高專農村生源畢業生半年后的月收入為3117元,略高于同期農民工月均收入,但畢業三年后收優勢明顯擴大,這意味著,高等教育對農村生源回報顯著。 新華互聯網科技專注互聯網教育30年,作為民辦職業教育的領軍品牌,成為中科院首次在職業院校建立的科普基地,被央視等國家級媒體所認可。新時代的新華互聯網教育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主題,突出精準改革工作導向,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及名企人才預定,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邁上新臺階,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現代產業發展新高地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招聘會上,一些企業負責人表示特別青睞新華互聯網科技的畢業生,因為他們身上有著實用性強,上手快,忠誠度高等本科生所不具有的因素。而在薪酬方面不少企業也表示職校技校畢業生的薪酬一般在4000到7000這個范圍,與本科生的差距在不斷縮小。 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姜大源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不要把職業教育看做是不入流的教育。我們需要清華北大,但這樣研究型的大學只有5%,我們管它叫頂天的教育、頂天的人材。我們更需要職業教育,培育一線的、把這些研究成果變為實際生產力的這樣的職業教育,我們管它叫立地的教育,沒有立地,何以頂天?”基礎的東西,往往是不可動搖的。 職業教育作為“接地氣兒”的教育方式只有具有遠見卓識的家長才懂得其中的價值。與精英教育相比,少了拼爹、拼背景所帶來的傷害,減輕了孩子的心理負擔與就業壓力,同時高職高專作為國際認證學歷還可以直接申請多國留學,實現彎道超車。 新華互聯網科技通過實訓+實戰,創業+就業,產教融合,以賽促學等方式,不斷促進新的教學體系課程的改革。為互聯網行業培養專業稀缺人才,助力互聯網行業產業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