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喜馬拉雅發起古籍喚醒計劃,并聯合新浪微博共同招募古籍喚醒人。多位文史專家、傳統文化研究者報名,高天晨便是其中一位。 高天晨不僅是書法家、美學研究者、武藝傳承人,同時也是簫藝研習者,傳薪書法創始人。他還曾任孔廟國子監國學講師,受邀去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師范大學進行書法與中國文化講座。 目前,高天晨在喜馬拉雅上已有《千文簫語》《一簫一字<千字文新解>》《問墨傳薪 | 書藝美學叢談》等多張專輯,致力于用聲音傳播傳統文化,用聲音分享文字之美。 深受傳統文化熏陶 曾遠赴希臘傳播中國文化 高天晨的爺爺及父親都特別喜歡讀書,家里藏書也特別多。別的小孩哭鬧家長是給玩具,而高天晨則不同,給到他的往往是書。 “我對藝術有很大的熱情,我小的時候就記得我父親經常吹口琴,能演奏很多曲,這也給我在音樂方面有很大的啟發,還有我的父母都是書法愛好者。”高天晨說,在這樣一個環境里面長大,對他的影響深遠,特別是對知識以及藝術的感知方面。 爺爺高玉寶是著名作家,“周扒皮”這一形象就出自爺爺筆下。而這個秘密,家里人守了很多年,高天晨也是很晚才知道爺爺的身份。光環之下,他的爺爺不讓他有優越感,對有所人都平等視之。 對教育而言,言傳身教、潛移默化是最為有效的方法。在高天晨的記憶中,爺爺高玉寶非常簡樸,“他自己就是拖鞋、暖瓶幾十年只用一個,我小的時候甚至都見過這種文物級的東西。但是他攢了很多錢,資助了很多大學生、貧困生。” 多年來,高天晨受到熏陶,不斷學習。他讀的書龐雜而不缺條理,從文學到戲曲,從中國通史到世界通史都有涉獵,在古籍研究、書法、武術、簫藝等方面都有一定感悟。 2019年,高天晨遠赴希臘參加希臘中國文化節,表演了書法、武術等,都頗受歡迎,其中一些跨界元素的藝術形式,也令當地觀眾耳目一新。表演期間,高天晨等人還受到中國駐希臘大使章啟月女士接見。 傳播古籍,讓更多人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高天晨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充滿了藝術與文化氣息。高天晨父親喜歡吹口琴,經常即興吹一段,母親則喜歡做面點,造型各異,有時是花卉、動物,有時甚至是古籍外形。 高天晨對古籍的研究持續多年,每一次閱讀都是在與歷史對話。《百體千字文》是他最喜歡的古籍之一,是《千字文》由二百二十五種篆體書寫完成。 “我們以前覺得古人比較保守,沒有創造力,看看這個就知道古人創造力有多強,基本相當于我們現在講的字體設計。”高天晨感慨。 在高天晨的認知中,中國傳統文化本質上是一種“修煉”,古籍、武術、書法都是在不斷錘煉創作者本人的認知境界。在日復一日的修煉中,高天晨在藝術世界穿行,保持內心的寧靜和自由。 有的古籍稍微有些晦澀,高天晨建議,初學者在讀古籍時,可以先讀現代學者的研究,了解古人寫作的背景之后,對于了解古籍的具體語境及思想都有益處。 很早之前,高天晨就已入駐喜馬拉雅,一字一句講解古籍經典《千字文》。這次加入古籍喚醒計劃,高天晨表示,他的初心是讓更多古籍走進大眾視野,傳遞古籍中的文化、思想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