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主頁 > 國內 >

        國產操作系統你最看好誰?Linux“老人”帶你捋捋操作系統簡史

        時間:2020-03-11來源:互聯網 作者:編輯 點擊:
        最近以Linux二次開發為主的國產操作系統業界合縱連橫,仿佛春暖花開又一春。筆者作為國內最早一批從事Linux技術開發的“老人”,常被問及對此看法。都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對

        最近以Linux二次開發為主的國產操作系統業界合縱連橫,仿佛春暖花開又一春。筆者作為國內最早一批從事Linux技術開發的“老人”,常被問及對此看法。都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對單一事件做評價,不如站在歷史的長河,看看誰更順應河的流向。

        從Unix到Linux

        上世紀70、80年代是Unix操作系統的時代,1969年,Ken Thompson在AT&T貝爾實驗室實現了Unix的第一個版本,1973年Ken Thompson與Dennis Ritchie用C語言重寫了Unix第三版內核。70年代末,AT&T成立Unix系統實驗室。CSRG(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系統研究小組)使用Unix對操作系統進行研究,誕生了TCP/IP通訊協議,奠定今天計算機通訊和互聯網的基礎。

        Unix最初是AT&T實驗室的一個開放源代碼項目,所以其源代碼可以被輕易獲得,但隨著Unix的廣泛應用,AT&T開始認識到Unix的商業價值,于1979年成立了專門的Unix實驗室(USL),同時宣布了Unix的擁有權和商業化。AT&T的商業化行為直接導致了CSRG重寫了Unix代碼并發布了BSD Unix,此舉讓Unix獲得了“自由”,但也為90年代曠日持久的伯克利與AT&T的官司埋下了伏筆。

        1983年9月27日,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實驗室的Richard M. Stallman(簡稱RMS)在net.unix-wizards以及 net.usoft新聞組貼出了一份標題為”new Unix implementation”的帖子,正式啟動”GNU計劃”。這個帖子被視為“GNU宣言”,在這個“宣言”中,RMS闡述了個人的理念、計劃和目標,那就是完成一個命名為GNU的“自由”操作系統。GNU計劃的第一個項目并不是“操作系統”,而是一個堪比操作系統的神級萬能編輯器Emacs,該項目至今仍非?;钴S,是Unix/Linux平臺的兩大經典編輯器之一,另一個當然是VIM。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陸續加入GNU計劃,令當時辭職待業狀態的RMS倍感振奮,“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同年,RMS創立了自由軟件基金會(Free Software Foundation,簡稱FSF),對GNU計劃而言,基金會的成立意味著它已經跨越了個人理念的構思階段,開始了群體組織化的運作。同時,RMS制定了GPL許可證(GNU Public License),為GNU計劃和開源軟件的發展保駕護航。1987年,GCC編譯器橫空出示,至今,GCC編譯器已經成為硬件架構支持最多、普遍適應性最好、開發最活躍的編譯器實現。

        至90年代,GNU計劃已經完成一個完整“操作系統”所需要的幾乎所有的庫、工具、軟件,這些開源項目被廣泛的應用在各種工作站的Unix系統上,但仍然不能稱之為一個完整的操作系統,因為他們仍然缺少很重要的一個“核心項目”——操作系統的內核。

        隨著Unix的發展,大而單一的內核開始帶來一些不便的問題,諸如子系統穩定性對內核總體穩定性的影響、子系統在線更新等問題,因此當時有另外一個關于內核設計的理論體系在逐漸發展,那就是“微內核”(micro kernel)。1985年,卡內基大學以4.3BSD為基礎,開發了Mach內核。GNU最初考慮直接采用Mach內核,但直到90年代,因各種原因,該計劃仍未實施,因此,GNU決定自己編寫自己的微內核實現Hurd,道路崎嶇,仍在艱難前行。

        1991年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學生Linus Torvalds在試用了Minix之后,決定自己編寫一個類Unix的內核。1991年9月17日,0.01版本上傳到大學FTP服務器,原名Freax(自由的怪胎),經大家建議,認為這是Linus的Unix,故更名Linux。0.01版本是一個非常簡陋的實現,由于linus本人的持續維護以及網友們的積極反饋,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個”虛擬的開發團隊”。1993年3月13日,1.0版本內核正式發布,這時候Linux發行版本的功能已經逐步可以媲美商業版的Unix OS,使用者達到了數十萬人。當時,赫爾辛基大學還舉辦了一場“Linux正式發布會”,在電視臺和眾多媒體的關注和報道下,Linus成為了芬蘭人的自豪。1993年到1995年,是Linux發行版大爆發的時間,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Slackware,Debian, Redhat, SuSe等發行版陸續誕生。

        1994年宮敏先生將Linux用軟盤帶回來中國。

        1995年3月,支持 Intel x86、DEC Alpha、SUN SPARC、MIPS等處理器的Linux 1.2內核發布。

        1996年6月,內核由1.3版本直接跳到了2.0版本,正式啟用“企鵝”標志,開始支持SMP多核架構。

        1999年,中國Linux元年。

        以Linux為代表的國產操作系統時代(1999年——2018年)

        1999年8月10日,國內第一代商業Linux發行版藍點Linux、紅旗Linux、中軟Linux誕生,拉開了以Linux為代表的開源軟件在中國的商業化推廣和發展的序幕。

        2000年6月6日,北京中科紅旗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2年,依托Linuxfans社區,中國第一個社區發行版Magic Linux誕生。2003年,Magic Linux創始人及部分開發者加入紅旗。

        2003年,紅帽宣布Fedora社區版本計劃。同年,中標公司成立,中標Linux誕生。

        2004年,Ubuntu發行版誕生。同年,CentOS誕生,基于RHEL 2.1。

        2004年,在中國紅旗、日本Miracle,韓國韓軟的協作、主導下,第一個中日韓統一操作系統產品Asianux計劃誕生,并于同年6月,發布Asianux 1.0產品。

        2004年,紅旗Linux實現盈利并發布跨時代的桌面4.0系列產品。

        2006年,全國的政府采購中,80%的省市選擇了紅旗,占中國Linux安裝總量的95%。

        2006年,戴爾和惠普宣布,在中國銷售的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上,全面預裝紅旗Linux 5.0桌面產品。

        2006年,銀河麒麟誕生,早期版本基于FreeBSD,后期轉向Linux。

        2009年,普華成立,啟動智能汽車車控操作系統的研發。

        2009年,深度Linux誕生。前身是2004年發布的社區版本Hiweed Linux。

        2013年,麒麟與Ubuntu合作的項目Ubuntu kylin發行版誕生。

        2013年,紅旗退出歷史舞臺,全部技術團隊加入普華,普華正式啟動通用操作系統業務。

        2014年,天津麒麟成立。

        2017年,普華與海爾協作,啟動微內核智能家電操作系統的研發。

        2018年,普華正式成為MATE桌面環境核心開發者。

        后國產操作系統時代

        2019年,華為宣布鴻蒙計劃。

        2019年,華為建立OpenEuler開源社區,普華成為籌建成員之一。

        2019年,統信軟件成立,深度成為其全資子公司。

        2019年,中標軟件與天津麒麟整合,成立麒麟軟件,原中標,原麒麟成為其全資子公司。

        2019年,普華啟動Adaptive OS研發計劃,結合萬物互聯、5G、AI等發展趨勢,打造面向未來的多場景自適應操作系統。

        再結合一些國際廠商與開源的大事記,開源應該是大家看到的大趨勢。

        2014年,微軟宣布擁抱開源。

        2016年,微軟成為Github上貢獻最大的公司。

        2018年,微軟收購Github

        2019年,IBM收購紅帽

        為什么2019成為國產操作系統發展的分水嶺?

        由散而小向合并統一發展

        由被動替代到主動破局發展

        華為等巨頭開始進入市場,布局操作系統戰略

        從國產操作系統一開始選擇的Linux技術路線看下來,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并能夠符合未來開源的大趨勢,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但即使紅帽這樣能夠單憑技術服務就能做到20億美元的行業佼佼者,通用操作系統這條路也是走不遠的。替代本身背負了太多的歷史包袱,注定是特定歷史時期下的次優選擇。國產操作系統的出路,一定是在替代市場之外的,目前國際國內都還屬于探討的新興領域。我覺得無論從國家戰略布局還是國產操作系統本身,都必須看清楚這趨勢,大家處于同一起跑線的領域,誰提前做好準備誰就具有先發優勢。所以目前大家熟悉的國產操作系統三足鼎立的市場:統信、麒麟和普華,我會比較看好電科系的普華。咱們單拿出普華相關的大事記來看一看:

        2009年,普華成立,啟動智能汽車車控操作系統的研發。

        ——智能網聯汽車屬于目前國際國內尚屬于探討階段的新興領域,普華是全球普遍認可的AUTOSAR架構組織的高級會員,就是可以參與架構決策的會員之一。目前AUTOSAR架構也在探討從傳統汽車向智能網聯汽車的轉變,基礎軟件架構面臨巨大的變革。普華在十年前就開始布局這個市場。

        2013年,紅旗退出歷史舞臺,全部技術團隊加入普華,普華正式啟動通用操作系統業務。

        紅旗是中國國產操作系統史上的一面旗幟,其技術團隊可以說是這個行業元老級的,早從1999年Linux進入中國的初期,就開始了相關的研發工作,其對Linux內核技術的掌握應該在業界也是首屈一指的。所以普華收編這支隊伍就等于收編了這個行業最領先的技術力量。

        2017年,普華與海爾協作,啟動微內核智能家電操作系統的研發。

        微內核、智能家居屬于目前國際國內尚屬于探討階段的新興領域。普華選擇的合作伙伴海爾是國內家居行業的旗艦企業,根據雙方攜手啟動項目時候的公開媒體宣傳內容來看,裝機量將在2000萬套以上,這是傳統通用操作系統領域不可比擬的。

        2018年,普華正式成為MATE桌面環境核心開發者。

        中國玩Linux的人都知道,作為長期在downstream只能拿來無法影響上游的感受,你向上游提交代碼能被通過的概率微乎其微。而普華的技術團隊里居然有一位成為了幾家國產操作系統廠商都在用的MATE桌面環境核心開發者,那意味著全世界以后在用的mate桌面,都將經過包括他在內的8名核心開發者的決策,是否納入到上游核心里去。這才是開源最高級的玩法。普華技術團隊的實力可見一斑。

        2019年,華為建立OpenEuler開源社區,普華成為籌建成員之一。

        中興事件、華為事件以來,對底層自主可控提出了緊迫的需求,也促使華為這樣的巨頭開始了芯片和操作系統的戰略規劃。華為推出的鴻蒙系統是一款“基于微內核的全場景分布式OS”,這點和我之前說的操作系統布局新興領域不謀而合。而華為為了推動鯤鵬體系將自己的Euler操作系統開源,普華應該是第一個推出基于OpenEuler商業版本的,據說在接下來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普華將會展示其對OpenEuler的主要貢獻,值得期待。

        2019年,普華啟動Adaptive OS研發計劃,結合萬物互聯、5G、AI等發展趨勢,打造面向未來的多場景自適應操作系統。

        這一點就不贅述了,經過車控、智能家居、微內核等新興領域的提前布局,這個計劃的目的不言而喻。

        所以,誰才是目前國產操作系統三足鼎立中最具潛力的黑馬?大家自己判斷吧。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發表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文章導航
        推薦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人天堂网2017| 99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正在播放julia女教师| 国产卡一卡二卡三卡四| jizz国产精品jizz中国| 春暖花开亚洲性无区一区二区| 免费看曰批女人爽的视频网址| 欧美日韩另类综合| 奇米色在线视频|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 色多多视频官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 一级成人黄色片| 日韩欧美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 英国性经典xxxx|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 亚洲日韩小电影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丝袜自在线拍国|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999久久久国产精品|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 九九免费精品视频在这里| 水蜜桃亚洲一二三四在线|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用力| 成人免费黄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男女超爽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无人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夜色www国产精品资源站| 两个小孩一起差差| 日本漫画免费大全飞翼全彩| 亚洲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黑人bbbbbbbbb|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美女扒开腿让男人捅| 国产免费内射又粗又爽密桃视频 | 国产又大又硬又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