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嘀嗒嘀嗒”掛在墻上的鐘表指針不停走動,時間已是晚上10點半。在夜巡結束的時候,已經將近深夜,張長江回到辦公室,摘下口罩,長出一口氣后,他拿起保溫杯,打開杯蓋,一口氣喝到杯子見底。 "早上出門倒的,一直沒顧得上喝。"放下杯子后,張長江活動了一下肩頸,因為頸椎病,脖子的酸痛每天都在折磨著他,但是現在的形勢已經無暇顧及了。 ??主動請纓,他是心懷群眾的“第一書記” 2015年,孫莊村被確定為“打擊冒充軍人詐騙”重點掛牌督辦村,也是“問題村”。張長江同志未與家人商量,放棄縣里優越的辦公環境,主動請纓到孫莊村擔任第一書記,為此,他妻子還一肚子怨氣。 “今天年初一,你怎么還要回去上班呀,新聞都說武漢市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很嚴重,你還往外撲?”張長江的妻子不解地問道。“我是黨員,更是駐村第一書記,我是第一書記我先上,疫情危難時期村里更需要我。”張長江邊說邊拿起車鑰匙,立馬奔赴工作崗位, 投入疫情防控一線中。在工作中,他手機從不敢離身片刻,時時關注每一條預警信息。每當孫莊村轄區內有湖北返鄉人員歸來信息,無論白天還是晚上,他立刻去做好戶情檔案登記和跟蹤觀察。 黨旗引領,他是抗擊疫情的“主心骨” 張長江同志擔任宣傳統戰委員,他深知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是打贏這場戰“疫”的重要抓手。大年初二,他組織召開村“兩委”聯席會議,帶領“兩委”干部、村民小組長、黨員代表和黨員兵分三路開展防疫工作。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他在村口的檢測點插上黨旗, 拉上“黨員往前站,筑牢防范線”的橫幅,設立黨員服務崗、成立黨員突擊隊,戴上黨徽、紅馬褂、交通指揮棒,帶頭 24 小時輪流值班,做好外來人員體溫檢測和外來車輛登記工作。得知個別村民家里沒有口罩,張長江馬上組織黨員干部籌集與采購防疫物資,并拿出部分一次性醫用口罩,免費發放 300 多個口罩給有需要的村民。在張長江的影像下,孫文廣等一批年輕黨員和志愿者紛紛表態,寫下“請戰書”,要求沖到最前面,筑牢疫情防控第一線。 身先士卒,他是沖在前線的“逆行者” 面對孫莊村人口基數大、流動人口多、村情復雜等情況,如何才能做到疫情排查不漏一人?這是他碰到一大難題,他經常冥思苦想,他利用孫莊村規劃圖,分為“六大板塊”,每一戶家庭在地圖上編號,同時還將疫情宣傳資料、致村民的一封信、體溫登記表等統一編號,并組織村“兩委”干部、小組長、黨員志愿者和義工志愿者拿著地圖,以戶為單位,開展地毯式走訪宣傳排查。 走訪宣傳排查需要近距離接觸各類人群,盡管防護裝備比較簡易,但張長江從不畏懼。據了解,1月25日晚得知有一個從外地歸來人員即將歸來,剛開會布置完疫情防控工作的張長江連飯都沒顧得上吃,就帶著2名工作人員找到該戶聯系電話,細致地對其進行詢問登記,并反復叮囑該人員要到村隔離點進行隔離,為了怕問題出現疏漏,他一直守候在村卡點,直到人進入村隔離點,已經是凌晨3點了。 “做好疫情防控,我不敢有半點馬虎,凡事能親力親為 的,我必定沖在最前面。”他坦言,其實自己做的只是一名普通黨員應該做的事情,越是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黨員干部就越要挺身而出,勇挑重擔。張長江同志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為孫莊村村民的生命健康筑起一道防護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