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富春江、千島湖、黃山……串起中國浙皖兩地7個5A級、50多個4A級旅游景區的杭黃高鐵,被贊為“世界級黃金旅游線”。杭黃高鐵開通百余日,交出了“無故障、無晚點、乘客舒適度高”的亮眼成績單。(中國新聞網) 八縱八橫的鐵路線,鋼鐵巨龍帶著笑容與歌聲駛向遠方。改革開放40年,歷經滄海桑田時代巨變,乘坐火車出行已成了大部分人的不二選擇。從和諧號到復興號,高鐵已儼然成為我國的一張“名片”,但在萬里鐵道線與飛馳速度背后是離不開鐵路工人嘔心瀝血為其保駕護航。 中央宣傳部與中國鐵路總公司聯合發布10位2018年度“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跡。這10位“最美鐵路人”展示了新時代鐵路人的先行風采、服務本色、擔當品格和奮斗精神。而在其后有著更多的鐵路職工在奮勇向前為我國的鐵路建設添磚加瓦。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工務段桐廬高鐵線橋車間主任鄭余良就是其中之一。從一名“合同工”到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技師,鄭余良用精益求精的辛勞和付出,寫下自己的“飛馳人生”,助中國高鐵跑出了“穩穩的幸福”。 杭黃高鐵有個公認的標簽:“穩”。250公里的時速下,三瓶礦泉水疊加紋絲不倒。在鐵路上,TQI是行車穩定的關鍵。TQI數據越小,說明列車運行越平穩,旅客乘坐舒適度越高。作為有砟鐵路(軌下基礎為石質散粒道床的軌道)來說,這在國內甚至國際上也是十分罕見的?!?/p> 全長186.016公里的線路都靠他自己來回跑,在現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手把手地教。鄭余良半年里愣是跑壞了三雙工作鞋。從一名普通線路工到車間主任,從初級工到全路技術能手……從事鐵路線路維修工作30多年來,鄭余良一直奮斗在鐵路第一線,腳踏實地。 正因為有了像鄭余良一樣無私奉獻的鐵路人,才有了如今的高鐵成就,也正是有了這些鐵路幕后工作者的默默保駕護航,才有了中國高鐵穿行于大美山水之間的詩意徜徉。新時代鐵路精神在每一位鐵路職工,“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時代夢想也在他們的努力下不斷實現。文:楊任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