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工信部發布了全國第四批綠色制造示范單位名單,柳州五菱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簡稱“五菱工業”)入圍,成為廣西通過國家級“綠色工廠”認定的15家單位之一。據悉,該綠色工廠在上榜廣西第二批綠色制造名單后,國家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便組織了專家論證、評估確認,五菱工業在基礎設施、管理體系、能源與資源投入、產品、環境排放到環境績效等六個方面,通過了多達100來項的評價指標考驗,在用地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方面均交出了一份滿意“綠色賬單”,最終成功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 生態優先,打造集約花園式企業。經過近些年的建設,五菱工業廠區容積率為1.05,建筑密度54%,單位用地面積產值高達2.87元/公頃,其中廠區綠地面積達4.9萬平方米,綠化率達11.9%。此外,還加強了廠區的工作環境維護,廠區內部設置了可用于遮蔭避雨的連廊,地面使用透水設施增加透水性能,面積達13萬平方米,占室外總面積的32.4%。 運用科技,打造節能環保型企業。引入生命周期思想,五菱工業將綠色制造基因植入發展和生產制造的各個維度。在優化用能結構,構建能源監控系統過程中,積極實施節能改造和減排技術應用,推廣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和余熱余壓利用,探索建立廠房屋頂光伏發電,著力提高清潔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有效降低能源資源消耗和溫室氣體及污水排放。2018年電力、自來水、天然氣用量消耗環比分別下降13.2%、6.3%、19.4%。其中僅變頻改造,節電率就高達23.4%,年累計節約用電52.8萬千萬時;廢氣廢水單位工業產值污染物排放量分別低于行業的12%、9.6%。 智能制造,打造清潔型工廠。綠色不僅僅體現在基礎設施建設、管理體系構建和能源資源投入中,更體現在每一個生產環節。從2016年起,五菱工業不斷加大自動化生產投入,逐步推薦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加快綠色智造進程,不斷提升清潔生產水平。目前公司擁有800多臺機器人,部分區域自動化率超60%。擁有廣西第一條零排放自動噴涂線,可實現專業環保自動噴涂;擁有多噸位注塑設備三十余臺,具備精密型/大型注塑件制造能力;擁有全自動沖壓線、門蓋自動焊接線等設備,已實現沖焊模塊的部分自動化生產……五菱工業堅持“綠色生產+供應商管理+綠色物流+綠色回收+綠色包裝”的原則,加強節能環保管理,并對上、下游供應商提出產品與環境相關的管理要求。通過對供應商的產品生命周期的影響、供應鏈的不同階段分析、影響環境的回收再利用方式考察綠色供應鏈的績效。從綠色生產、供應商管理、綠色物流、綠色回收、綠色包裝、綠色信息披露平臺等方面加強企業綠色供應鏈建設。 生態設計,打造綠色產品。綠色制造最終落在產品上面,在產品設計過程中,五菱工業充分考慮原材料生產、零部件生產、整車生產、汽車使用階段以及報廢回收等全生命周期的資源、能源消耗以及對環境污染的影響,實施生態設計理念。圍繞高效、節能、環保、無毒無害的綠色發展模式,公司致力于提升綠色技術服務能力,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為客戶提供綠色、節能、高效產品,新能源共享車、新能源物流車、純電動客車等產品相繼推出,逐漸走上一條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