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獲悉,河南本土便利店品牌“愛便利”,通過引入新股東及老股東跟投的方式,獲投一億元B1輪融資,后續仍有資方陸續跟進。此次也是愛便利在3年時間內拿到的第四次融資,融資總額達到4.35億元。愛便利創始人范永剛告訴,資金將用于以“反托管”的形式繼續開店。 何為“反托管”?根據了解,以這樣形式做夫妻店改造的品牌并不多。以前愛便利店的業務是托管夫妻店,雖然供應鏈效率和運營標準統一,不過還是受到托管店店主年齡和管理思路的限制,導致運營精細化程度不夠。而“反托管”是愛便利店建立門店,夫妻老婆店店主入駐,按照愛便利的運營標準去經營。門店歸夫妻店店主所屬,店主會更加認真地提升經營效率。范永剛介紹,目前已推出3家“反托管”形式的門店,效果非常理想,鮮食和生鮮的損耗正在大幅下降。 范永剛形容這次轉型,“我們是有壯士斷腕的決心”。愛便利團隊做決策的能力和反應速度都非???,通過B2B供貨、轉型加盟自營、迭代“反托管”的形式,尋找更加適合中國市場的便利店迭代的模型,旗下業務涵蓋電子商務、B2B、連鎖經營、綜合繳費等領域。自2012年成立以來,迅速成為河南連鎖便利店的第一品牌,已在全國數個省份開設業務,已擁有2800余家門店(其中直營200家,2600家為加盟),2018年GMV高達20多億。 愛便利也是在便利店行業中,首個提出打造服務力和商品力。在服務力方面,店鋪會推出水電氣一卡通,提供測血壓儀、洗眼鏡、打氣筒等與居民相關的跨界服務,讓消費者不出門店,就能把很多生活中的事解決。商品力方面,借助穩定的產業互聯網、IT系統支柱及大數據整合的實踐能力和管理能力,幫助愛便利在數據上做出預測,做出購買行為的分析,以保證每個店銷售出的產品是消費者想要的,而不是采購和廠家。 目前,愛便利正在轉型為便利店品牌服務商,把業務的重點轉變為服務個體承包戶,并且逐步轉變為輕資產運營,同時快速提升營業額。愛便利實體店的裝修、供應鏈、房租、水電,“重的部分”交給夫妻店主;公司注重“輕的部分”,運營效率的提升。據了解,愛便利總部人員從最高峰的1200人,減少到現在的200人。 范永剛認為,愛便利的核心競爭力主要有3點: 1、已有的2800家門店,初具規模優勢。足夠大的市場容量,允許企業不斷迭代和調整; 2、團隊具有不斷進化創新的能力,應對趨勢,快速反應; 3、運營能力在不斷進化。愛便利從去年開始,嘗試付費會員制項目,號召了2萬多名499元的付費會員加入。為會員建立數字化ID,不斷進行價值深挖,根據會員喜好,及時調整產品策略。 與其他便利店品牌的差異點在于,愛便利堅持定位只做社區門口的便利店,而不進商圈。同時堅持生鮮供應的特色。目前80%的社區門店供應生鮮,涵蓋水果、蔬菜、奶制品等品類。此次融資后,愛便利也會在B2B供應端采用更加動態的供應鏈。范永剛介紹,結合現在流行的玩法,比如團購的方式,與TOB端客戶產生互動。 自京東新通路2017年提出覆蓋超50萬小店,阿里零售通提出服務100萬小店的目標后,以目前巨頭們的速度,實際的效果與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距離。線下模式過重,遠超互聯網巨頭的想象力。不過由于巨頭的進入和補貼,很多區域化B2B平臺,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愛便利的優勢,正是在于以較輕的方式快速迭代,實現區域上的領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