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決定延續完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政策并擴大范圍,決定擴大開放、激發消費潛力。國務院將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政策擴大到北京、沈陽、南京等城市;鼓勵外企民企等社會資本參與物流樞紐建設運營。 針對這一政策利好,快遞專家趙小敏在公開媒體上如是說: 國務院突降驚天利好,也意味著快遞物流將迎來更快更好更綠的重大機遇期,會議明確加快跨境電商的的發展,對快遞物流企業走出去,是千載難逢的實實在在的大利好。 “要瞄準國際先進水平,多措并舉發展“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體系,布局建設一批重點物流樞紐”、“鼓勵包括民企、外企在內的社會資本參與物流樞紐建設運營”,這一決定對立志于打造物流骨干網的菜鳥網絡和亞洲樞紐建設的順豐及嘉興航空樞紐的圓通都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寬松的發展環境,同時在美國上市的中通和百世提供了更好的參照國際快遞物流標桿企業的機會,可以充分利用國內和國際資本市場不同的定位和資本優勢。 “支持物流樞紐運營主體通過發債、上市等融資”,這對已經上市的快遞物流企業來說,有了更多更廣泛的融資渠道,更有利于快遞物流企業做強做大。 “大力培育供應鏈物流、快遞和電商物流等新模式”,這對以加盟制為主體的“通達幫”和百世來說得到了名正言順的官方認可,加盟制快遞將迎來“新的春天”,加盟制快遞也是天然的眾創思維和理念的貫徹執行者,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也是企業高速成長資本擴張的好模式,同時也將迎來加盟制快遞的轉型升級的新機遇; “促進物流體系智能綠色、高效便捷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這與快遞物流綠色化趨勢是一脈相承的,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必須堅決踐行綠水青山的國策。 中國政府網公布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的內容如下:
此外,11月20日,交通運輸部公布第三批共24個多式聯運示范工程項目。與單一公路運輸相比,前兩批示范工程降低社會物流成本超過80億元。 據央廣網報道,2016年以來,交通運輸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先后確定了兩批共46個示范工程項目,截至今年9月,示范工程企業已開通線路超過250條,覆蓋全國28個省份,參與企業數超過1000家,完成集裝箱多式聯運量約270萬標箱。與單一公路運輸相比,降低社會物流成本超過80億元,降低能耗約108萬噸標準煤。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王繡春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表示:多式聯運最后落腳點落在運上,核心是要聯,樞紐集疏運體系的打通,加快多式聯運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也就是現在各種運輸方式承運人之間的信息和政府公共服務之間的信息,把這些環節打通,實現信息的連通和共享。 王繡春還表示,2019年底,沿海及長江干線主要港口實現鐵水聯運信息交換共享。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全國多式聯運公共信息平臺。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多式聯運市場規模可以達到3000-4000億元,到2030年有望達到1萬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