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10月27日消息,康美藥業對外發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報告。7-9月,康美藥業實現營收84.6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5.46%;凈利潤達12.3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4.05%。報告分析稱,營收變動的原因主要,是康美藥業積極實施中醫藥全產業鏈經營戰略,通過自身優勢資源,全面開拓銷售渠道,擴大市場份額。 自2017年以來,隨著“十三五規劃”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推進,涉及藥品、醫療、醫保和流通領域的政策陸續落地,醫藥行業正在重塑格局,行業整合加速。除此之外,藥品招標、醫保控費等政策的實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到導致部分藥品價格持續下降,進而影響一部分藥企營收增速放緩。 與此相對應,“健康中國”和“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成為國家戰略,醫藥健康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7年1-12月,醫藥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2萬億元,同比增長12.5%。雖然醫藥制造業仍然保持一定的增長勢頭,但可以感受到,包括康美藥業在內的制藥企業開始逐漸向產業上下游延伸,實現大健康產業的轉型升級。 (來自康美藥業2017年年報) 值得注意的是,康美藥業的財務數據顯示,在建工程項目的期末余額達到44.48億元,較期初余額增加33.63億元,增幅達310.13%。公告分析,這一變動的原因主要是報告期內康美梅河口醫療健康中心項目和康美智慧藥房項目等投入增加。 康美藥業董事長馬興田表示,康美藥業正利用自身中醫藥全產業鏈資源優勢,推廣智慧藥房,投建醫養結合站,開發智慧醫藥App,推出“中國健康云”,從而打造“大健康+大平臺+大數據+大服務”體系,探索智慧養老、健康旅游、醫養結合等多樣化的醫藥健康發展模式。 正是在這樣的基調上,康美藥業早在2015年11月就與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政府簽訂《醫療健康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前期投資總額約為30億元。無獨有偶,2016年康美藥業更是向重慶豪擲不低于50億元的戰略投資,進一步推動康美藥業生態圈的落地。 此類布局并未停歇。這次與第三季度報告一同發布的,還有三起對外投資收購。在重慶市場,康美藥業下屬全資子公司上海康美擬收購弈立昌承的股東汪利琴、劉潤洪、董劍平、鄭永鋒持有的80%股權,收購總價為64.13萬元。弈立昌承主要經營二類、三類醫療器械的銷售業務,此次股權收購將讓康美藥業獲得弈立昌承相關的醫療器械銷售資質,拓展重慶市醫療器械業務,進一步增加市場份額。 公告還透露,康美藥業子公司康美健康擬投資1000萬元,在河南省鄭州市設立全資子公司。該新設公司將在河南省開展智慧醫養服務,搭建河南省智慧醫養服務綜合平臺,為康美藥業開拓當地智慧醫養市場,打造醫養結合服務新模式打下基礎。 此外,康美藥業在近日與東北六藥、楊景垣、劉麗華達成股權轉讓協議,以現金方式收購東北六藥持有的東方利群90%股權,收購總價為630萬元。收購完成后,康美藥業和劉麗華分別持有東方利群90%和10%的股權。 據悉,東方利群成立于2004年,并在同年通過GSP認證,主要在通遼地區從事醫藥配送業務及醫療器械銷售業務。2017年,東方利群營收為9456.70萬元,凈利潤為732.19萬元。本次收購后,將幫助康美藥業的醫藥現代物流延伸項目和智慧藥房項目在通遼市落地。 2017年12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關于推進中醫藥健康服務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特別提出,要探索和推廣“智慧藥房”建設,提供包括中藥飲片、配方顆粒、中藥煎煮、膏方制作、藥品配送、用藥咨詢等藥事服務。政策紅利之下,康美藥業不斷布局深耕,未來還將加大“智慧藥房”的資金投入,推進“智慧藥房”在廣州、深圳、北京、上海、成都、普寧、昆明的落地實施,同時積極啟動貴陽、重慶、廈門、梅河口等更多城市中央藥房的搭建,逐步形成城市群中央藥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