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MUJI HOTEL在離天安門800米遠的大柵欄北京坊開幕,這是無印良品酒店入駐深圳之后的全球第二家店。不久之前,北京星巴克旗艦店也在北京坊開幕,兩大世界知名品牌大動作入駐北京坊,讓這里成為北京最受關注的文化地標。 修繕更新,還原復興 中國-北京-前門-大柵欄,清朝伊始,雖地處“外城”,卻一直以來都是重要的文化與商業地標;跨越一個世紀,這里也早已成為了世界與中國各地游客的必到之所。身處國家與首都核心,這里傳承著街頭巷尾的文化與故事,也接收著來自各地的矚目與期待。曾幾何時,在很多北京人心中都有著這樣一個問題:在這里,我們如何能夠盡情展示中國當代的“文化自信”,如何能夠全方位呈現“中國印記”的建筑、藝術、時尚與生活的方方面面,又如何能夠兼收并蓄來自國際的精彩創意,推出真正的融匯并超越過去以西方為中心的價值體系,真正開啟中國“牡丹時代”的力作精品。其實,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一座重新定義的北京文化新地標正悄然躍起。 北京坊植根于大柵欄600年文化歷史,自2006年啟動以來,備受各級政府、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與支持。項目規劃之初,首創我國歷史文化街區建筑集群設計之先河,邀請吳良鏞院士領銜出任總顧問,按照“和而不同”的原則,在延續大柵欄地區胡同肌理、恢復歷史風貌的基礎上,一方面將北京坊與周邊的民生胡同肌理、傳統商業氛圍有機整合,另一方面也將以每一棟建筑本身為平臺,向歷史致敬的同時,又展現當代建筑的獨立精神,打造具有人文溫度的文化與商業綜合體。 新老建筑,和而不同 北京坊建筑集群于2016年底宣告落成,東至珠寶市街,南至廊房二條,西至煤市街,北至西河沿街,整體呈現“一主街、三廣場、多胡同”的空間格局。經歷了四、五年的建設,北京坊老建筑修舊如舊,新建筑舞彩繽紛。 遵循大柵欄地區的歷史風貌,北京坊整體建筑風格延續民國建筑特色,在恢復了排子胡同等原有的胡同肌理的前提下,依托謙祥益、鹽業銀行舊址、交通銀行舊址等文保和歷史建筑,特別是以百年勸業場為中心,將沿街的8棟單體建筑鋪陳展開,形成了獨特的歷史與現實交相融合的文化韻味。由于在建筑的三層設立了空中漫步體系,8棟建筑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提升了上部建筑的可達性及可逛性,使室外空間轉換更加豐富。同時,通過扶梯、直梯以及步行樓梯的組合使用,形成立體式交通體系,而地下4層除了一定的商業設施外,還建設了大容量的車庫,解決大柵欄地區停車難的問題。 修繕后的北京勸業場主體建筑形式恢復了民國時期興建時的建筑風貌,建筑面積8000余平方米,地上四層、地下一層,立面也恢復了當年的古典復興主義中仿歐洲文藝復興晚期巴洛克建筑風格。百年勸業場將秉承“勸業精神”,成為文化藝術中心,一方面作為展覽館引進藝術、文化、科技類展覽,另一方面開展文化講壇、先鋒劇場、品牌發布等活動,真正為打造北京文化新地標創造條件。 打造中國式生活體驗區 遵循“城市文化新地標”的項目定位與“中國式生活體驗區”的品牌定位,北京坊作為中國文化復興的精神符號,在業態布局方面通過引進國際時尚品牌和中國當代精品品牌,凝聚藝術核心資源,打造具有當代中國文化特色的創意產業,實現高品質城市生活體驗,構建出歷史與現代共生、中西方文化交融、有機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文化生態形式。通過街區體驗,使得不同業態間得以彼此激活,真正成為“中國式生活體驗區”。 以“文化”為核心展開 北京坊所在的大柵欄歷史文化保護區,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之一,也是北京歷史上延續最長、歷史遺存最多、舊城風味最濃、覆蓋范圍最大的歷史文化街區。據統計,僅老字號這一個地區就匯集了45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有25項,不可移動文物多達64處。北京坊位置得天獨厚,周邊毗鄰多所藝術殿堂,如故宮博物院、國家大劇院、中國國家博物館等,文化是寫在北京坊骨子里的。 文化城市新地標區別于城市地標和復合型商業區域的地方在于其文化屬性強烈。除此之外,其他文化藝術、設計創新、消費體驗、生活方式、餐飲美食等在內的高端多元品牌,也陸續入駐北京坊,多元的文化活動讓空間內部的文化屬性強烈。 差異化品牌店鋪入駐 如今,ZARA、H&M等快時尚品牌幾乎成為了每一個商業區的必備品牌,這些曾經吸引了無數年輕時尚人士的品牌,如今已淪為街牌,這樣的品牌配置讓購物中心披上了同樣的容貌,千篇一律無法吸引到消費者。
全球第二家北京第一家MUJI HOTEL、北京星巴克旗艦店、24小時營業的書店pageone前后相繼在北京坊的開業。這類差異化的品牌店鋪的入駐,除了吸引品牌本身的人流量之外,還能帶動新的消費人群,盤活業態。
復合空間滿足不同需求 大柵欄·北京坊是北京的城市封面,在業態規劃中必然體現北京的城市定位。到目前為止,北京坊的業態并沒有完全形成,但是從現有的業態分布來看,呈現出復合型的空間結構,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多重需求。
這里匯集了不同的有趣的商業文化,致力于構建全球辦公空間網絡、將冰冷的建筑轉化為充滿創造力的WEWORK聯合辦公空間;首家四季鮮花主題空中餐吧北平花園;兒童品牌店巧虎歡樂島;中國開設的第一家家傳文化體驗中心……
從目前的業態發展趨勢來看,這里完全可以滿足消費者的“衣、食、住、行、娛、購”的多重需求。 中西融合,持續發展 正所謂沒有誰是一座孤島,也沒有哪個國家是一塊孤立的土地。全球化的不斷發展讓“地球村”上的各類文化更加融合。 現代人生活中接觸的文化也呈現多樣化,對于外來強勢文化的“入侵”,拒絕、全盤接受都不是最好的選擇,接收并進行本土化再創造是一個較好的方式。如星巴克在北京所開的旗艦店,內部的設置就有用咖啡豆拼接的民國時期大柵欄、故宮的房頂等壁畫。
通過引進知名國際品牌和中國本土品牌,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創意產業,實現高品質城市生活體驗,北京坊構建出歷史與現代共生、中西方文化交融、有機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文化生態形式。任何一個地區的保護、傳承、改造與更新,一定是面向未來城市發展的需要。 在這個開放式街區中國建筑的“屋檐”下,即將開啟的,是真正的“中國式生活”,來自中國、也來自世界。 聲明:若文章涉及到版權問題,請原作者與我們聯系,我們會盡快刪除,十分感謝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