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2018百度AI開發者大會(Baidu Create 2018)上,百度宣布將與比亞迪聯合打造開放車輛認證平臺,這標志著最大的智能駕駛軟件平臺和唯一的汽車硬件開放平臺達成開放共識、強強聯合,百度與比亞迪的合作被評價為汽車界的“Wintel”開放聯盟。 百度總裁張亞勤博士與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兩位大佬則展開了一場見證歷史的“跨界”對話。 此前,百度Apollo與比亞迪合作打造的無人駕駛汽車在央視狗年春晚上震撼亮相,隨后Apollo一周年時,比亞迪宣布加入Apollo生態,成為第100家合作伙伴。 對于百度與比亞迪層層深入的合作,張亞勤表示,比亞迪從過去封閉的“垂直整合”模式轉型到開放平臺戰略,這在傳統車企中“是非常有魄力的”,王傳福認為,“智能手機的開放模式產生了海量的服務、內容,也誕生了許多產業巨頭。汽車的場景比手機更復雜更多樣,因此開放的汽車產業所醞釀的生態能量和商業價值是不可限量的。” 更具開放基因的百度,將在這一場汽車革命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張亞勤表示,“開放的系統才有最強的生命力”。Apollo一直秉承開放的原則,讓每一個合作伙伴都能聚焦于他們的核心能力,用Apollo來加速創新,獲得更多的商業價值。 百度總裁張亞勤 隨著自動駕駛進入量產時代,為消費者打造更優質的智能駕駛體驗成為下一階段的核心方向。比亞迪作為整車制造商,離消費者的需求更近,為此,張亞勤特地向王傳福征求了建議。 王傳福指出,自動駕駛最能切中消費者出行痛點的幾個應用方向,例如在堵車的情況下能夠自動跟車,到辦公地點后車輛自主泊車等。比亞迪非常希望和Apollo合作,在未來一到兩年把這些技術落地,讓消費者駕車更便捷、更安全。 對此,張亞勤回應道,量產和安全是這次Apollo3.0的關鍵詞,在技術落地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安全。“Apollo從誕生之日起,安全就是最高的原則,沒有安全就沒有量產,安全是1,其他的是0,沒有安全的1,再多的0也沒有用”。而此次Apollo3.0的更新中,Apollo還通過發布國內首個自動駕駛量產相關的安全報告《Apollo Pilot安全報告》、推出業內首創真實環境AR仿真等多重舉措也為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增加砝碼。 自動駕駛的持續高速發展離不開核心技術的突破,王傳福表達了對5G、汽車芯片等技術的濃厚興趣。張亞勤認為,自動駕駛是將來5年人類最復雜、挑戰最大的場景和應用,對芯片提出了新的要求及設計思路,目前“馮?諾伊曼架構”、“摩爾定律”都不再適用,通用處理器CPU和加速芯片(GPU、FPGA)在算力、架構和能耗上已經遠遠不夠。百度在芯片開發方面已有7、8年的歷史,今年也推出了AI芯片“昆侖”,未來百度還會加大和芯片廠商深度合作,通過購買、定制、自研的方式快速滿足智能駕駛和人工智能的芯片需求。 除了提升駕駛體驗,自動駕駛還將滲透至城市毛細血管中,優化城市秩序。兩位大佬就基于自動駕駛的未來城市展開暢想。 張亞勤認為,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技術已經有了非常強大的功能,在未來5到10年,隨著類腦智能、量子計算、5G通信等技術的應用,自動駕駛將會實現在更多場地的落地,也會改變城市格局,改變城市架構。 張亞勤給出了一個頗為風趣的提議:“現在排電動車號牌,五年后消費者就可以喜提一輛比亞迪跟百度Apollo合作的自動駕駛汽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祝果頔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71605 本文版權歸第一電動網(www.d1ev.com)所有,歡迎轉載但請注明轉載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