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由GNEV官方機構主辦、第一電動網承辦的2018未來汽車展暨未來汽車開發者大會在上海嘉定汽車會展中心盛大開幕,愛馳汽車聯合創始人谷峰發表演講時表示,愛馳汽車立志“重新定義車聯網”,不是簡單的汽車和互聯網的相加,而是重新定義在車載使用場景下全新的用戶體驗;專注于改變出行方式,用智能化實現汽車的人性化,讓出行不再成為負擔,讓出行成為樂趣。
谷峰表示,作為汽車人,經歷了中國燃油汽車產業發展的最輝煌階段,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但是,如果從汽車產業發展的歷史長河看,演出才剛剛開始。因為技術的進步,古老的汽車產業鏈也將面臨著一次洗禮,以前那種鏈式的產業鏈將重組成為網狀的產業鏈,數據成為驅動各節點之間的基本介質。大數據、人工智能不僅僅是自動駕駛這一個分支的應用場景,而是將徹底改變傳統汽車產業鏈的作業方式。研發、制造、供應鏈、物流、銷售、售后都將在新技術面前得到無窮的能量,重組成為一個全新的產業圖景。 愛馳汽車希望用數據、用人工智能徹底的改變汽車產業鏈,而不僅僅是做一個自動駕駛汽車。愛馳汽車明年量產的電動汽車5月份已經正式下線,明年9月份正式交車。 以下為谷峰演講實錄: 大家上午好!聽了一上午,那么多未來汽車凈化者在一塊討論未來確實心情非常激動, 1996年我正式進入汽車行業,當年中國汽車產銷量是150萬輛,這是燃油車。當時美國汽車的產銷量一年大概在1500萬輛。到今天22年過去了,整個中國的燃油汽車總銷量接近3000萬輛,當然包括乘用車和商用車,乘用車2500萬輛左右。美國汽車產銷經歷了起起伏伏,現在的總銷量大約是1700萬臺左右。中國已經當之無愧的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作為汽車人,在過去的20多年時間,尤其是國家加入了WTO以后,在這么長的一段時間里,在座的所有汽車人經歷了中國燃油汽車非常波瀾壯闊的發展時機,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和后無來者的情況。 如果我們回首展望汽車發展長河的話,發現汽車產業真正精彩的畫面才剛剛開始。也就是說在過去1886年卡爾第一次把一輛內燃機發動機裝在三輪馬車上宣告了汽車的正式誕生。過去的132年時間,汽車所有的屬性都在發生著很多的變化。比如說汽車越跑越快,最早的汽車跑的速度非常慢。汽車剛剛開始的時候,跟馬車在競爭。而汽車的速度被限制了,很多可能只跑幾英里,每個小時只有8英里、10英里,到今天汽車不斷地挑戰速度的極限,可以到200公里,甚至極限到300公里。汽車造型越來越漂亮,越來越適應整個消費者或者市場審美的觀念。汽車變得越來越安全,整個汽車在過去那么多年時間里,不斷地在主動安全、被動安全等等方面做了很多的改善。汽車的電子化程度越來越高。汽車上用的各種各樣電子的器件也越來越多,汽車電子化程度也越來越高。 但實際上我們看到汽車有兩個本質性的東西沒有發生變化,第一個到今天為止主流的或者絕大部分汽車用的仍然是內燃機。也就是說我們在不斷地享受著速度和駕駛樂趣的時候,也在消耗著不可再生的能源,也在污染著非常美麗的自然環境。第二個特點,是還需要人來駕駛。到今天為止我們享受汽車出行樂趣的同時,每年因為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好幾百萬。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發展,整個汽車面臨著兩個本質性的改變,驅動方式、動力總成從傳統燃油機往更多多元化的動力驅動方式改變,包括電動化,燃料電池等等新的驅動方式。給整個社會的環境和不可再生的資源能夠帶來更可持續的發展方式。 第二點就是智能化,汽車智能化的發展,對整個社會交通的意義是非常巨大的。因為技術的進步,整個130多年的汽車歷史將面臨著一個巨大的洗禮。在談到汽車產業的時候,一談到現在的人工智能,可能很多的同志都會想到無人駕駛、智能駕駛。實際上我們一直在汽車行業做,真正的智能駕駛、人工智能或者說大數據,對汽車行業真正的改變是全方位的。無人駕駛或者自動駕駛只是我們講大數據、人工智能在整個產業鏈、產品端的應用場景。并不是簡單的就在這樣的應用場景里。 大家知道汽車產業傳統上說是一個鏈條式的產業鏈,也就是說從研發到零部件、到整車、到銷售、到售后服務是一個鏈條式的,由于技術的進步、由于數據的驅動,整個鏈條實際上變成了一個網狀的結構。 在過去的100多年的歷史里,汽車從產業的發展方式上發生了兩個變化,第一次變化大家知道是福特的流水線,福特流水線的生產極大的促進了汽車的生產效率,極大的降低了汽車的生產成本。汽車1886年成立以后,一直到1907年第一臺通過流水線生產的福特汽車下限之前汽車是非常昂貴的,當時汽車大概的價格在1000美元到2000美元之間。什么概念?那時候一天工資在幾美元。流水線發生以后,對汽車組織方式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第二個就是豐田的精益生產方式。 今天由于人工智能、大數據,對整個汽車產業鏈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另外由于科技的進步,或者由于人工智能的發展,在整個出行領域里會發生非常巨大的變化,大家知道以前的汽車尤其在中國,我們都是買車,要擁有這樣一部汽車才能使用這樣一部汽車。國外很多都是通過金融的手段,融資租賃的手段,或者貸款的手段購車,本質上還是擁有一部汽車。但今后由于相關技術的發展,可能我們更重要的是使用一部汽車,而不是擁有一部汽車,比如說共享的方式。尤其是展望未來的話,如果說汽車能夠真正實現完全無人駕駛,可以隨時召喚一輛車來使用,而不需要買一部汽車。 今天的汽車給我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實際上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問題。比如說要去洗車、維護保養,出了事故要處理等等。今后可能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隨著整個汽車智能化的提高,包括相關基礎設施的完善,汽車的擁有和使用方式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尤其是大家知道的汽車車聯網,汽車原來是一部冷冰冰的機器,新造車公司都在探索怎么讓這部機器更懂人,原來是我們主動關心汽車,關心這部汽車,今后是這部汽車如何來關心我們。 未來汽車的“第二性”到底是什么?我覺得這是一個過程。今天的消費者、市場,大家提到智能化電動汽車的時候,有很多負面的影響,這里面有兩個本質性的東西,第一個是續駛里程,第二個是充電的便利性。1886年第一部汽車發電,到1907年第一部批量化汽車生產經歷了20多年的時間,真正汽車在美國實現普及的時候是二戰以后,這個過程是非常漫長。當時汽車作為一個新生事物,跟馬車之間、基礎設施之間、加油站之間的關系都沒有建立起來。 電動汽車、智能化汽車的發展也是這樣的過程。隨著相關基礎設施發展以后,相關的便利性、續駛里程都不再成為消費者的重點。真正的汽車,將來的智能電動化汽車會給我們帶來非常多的便利性。舉個例子,電動汽車最大的特點是操控性非常好,一般講一部傳統汽車,百公里加速如果做到5秒鐘的話,0到100公里做到5秒鐘的話,這部汽車叫超級跑車,客觀一點說電動汽車做到5秒鐘基本上可以說小菜一碟??梢曰ǜ偷腻X去享受超級跑車的加速度。這是傳統燃油車無法比擬的。 傳統汽車的靜音度、智能汽車的安全,包括從用戶來講,維修保養的成本,傳統燃油車開三千公里、五千公里或者八千公里要做保養,要換機油,電動汽車不存在這些問題。電動汽車維修保養費用非常低。比如說使用成本,大家知道在上海加一箱油大概一塊錢一公里,400公里大概花400塊錢人民幣。但你如果跑400公里用電的話,大概用電的速度,一般來講是60到70度電,如果是70度電,1度電算1塊錢,如果用家用電更低,就是70塊錢。我們可以看到使用成本、維修保養包括安全性、靜音性都是遠超燃油車。我相信在座的有可能已經是電動汽車的車主,但我們還沒有真正的發現電動化和智能化汽車能夠給我們的消費便利帶來多大的好處。 關于汽車續駛里程方面,從汽車使用角度來講,里程不是問題,充電的便利性才是問題。在上海,如果開一部燃油車,一天大概的行駛里程絕對不會超過一百公里,正常情況就是五六十公里,如果背著一個500公里的電池包每天上下班實際是能源的浪費,也是一次性購置成本的浪費,因為電池包的成本占汽車的成本是非常大的。我相信隨著電動汽車越來越普及的話,在續航里程這個問題上,根本不會成為任何問題。 愛馳汽車也是在這一波電動化、智能化的浪潮里面成長起來的一家公司,公司的團隊絕大部分是來自于車企,我們希望用數據、用人工智能徹底的改變汽車產業鏈,而不僅僅是做一個自動駕駛汽車。大家知道汽車正常研發的周期一般情況是48個月,從概念設計到SOP,到汽車正式量產下線是48個月。也就是說今天購買了一部燃油車,大概是四年前設計的一個汽車,周期是非常漫長的。但由于技術的進步,由于數據、由于智能化技術的進步,由于互聯網的進步,模擬進行的進步,我們可以大幅度的縮短這樣的開發周期。我們可以把他從四年變成三年,三年變成兩年,兩年變成一年,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對市場反應的速度,這也是愛馳汽車致力于做的。 公司成立時間很短,蔚來、奇點時間都不長,為什么大家能夠做汽車,這里有幾個重要的原因,第一個原因是中國的汽車產業鏈與20年前、10年前是完全不一樣。上海大眾1985年剛剛成立的時候,第一部桑塔納汽車從上海大眾下線,唯一被國產化的是什么?是外面的天線,但今天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體系是非常的完善,很多的國際巨頭把他們的零部件供應商定點在中國,有了這樣的基礎,如果跟供應商一起協同發展電動汽車,我們可以大幅度的縮短時間。 其次我們有本土化的優勢,因為從市場考慮,我們可以把前期論證的過程大幅度的縮短。再次,就是有很多新型技術的應用,我們可以大幅度地縮短大量的開發時間。愛馳汽車明年準備量產的汽車5月份已經正式下線,正式交車是計劃到明年9月份,這個當中花了大量的時間測試,耐久、碰撞等等方面要做的幾千輛的測試,確保這部汽車交到用戶手上是安全的。 但隨著這些相關技術的應用以后,我們可以大幅度地提升整個汽車產業的開發周期,提升汽車產業鏈開發的效率,這個意義可能比我們簡單的在汽車上應用人工智能去實現無人駕駛的意義更重要,可以完全的改變傳統汽車。像福特的流水線,大家知道流水線是大批量、大規模的進行生產,所以福特當時成功于此,到后來被通用趕超也是失敗于此,因為福特只生產黑色的車。今后市場是多元化的,我們如何提升對消費者的反應,提升對市場的反應,縮短我們反應的時間。借助于這些相關的技術,完全可以實現。 我們研發的第一款SUV叫U5,在今年4月份北京車展上正式展示,這部汽車我們著眼于量產,用了很多全新的技術,是全世界第一款純電動的下鋁上鋼的。很多汽車是要求是鋼的,要求是鋼鋁混合或者是碳纖維,底盤是輕量化,車身是鋼。大家知道全鋁的車身在維修便利性、維修成本方面面臨很多的挑戰。如果是做一款大眾化的汽車,必須在輕量化、結構安全以及維修便利性、性價比上做全年考量。同時我們自主掌握了三電技術,集成式電機,把電機、電控、控制器以及減速器集成在一起。 同時我們也有多種電池包解決方案,給消費者多種選擇,愛馳汽車產品有長續航歷程電池包,但我們不鼓勵大家買這款長續航電池包,鼓勵大家買一款200公里或者300公里電池包,但我們可以給你外接一個新的電池包,這個電池包可以相當于充電包一樣加在上面,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加在車上。后備廂里面轉背設置了外接式的電池包。這個電池包可以是租賃的方式,不需要買。正常有200、300公里足夠你市區使用。如果消費者周末想出去,我們完全可以用這個電池包增加200公里或者100公里。 隨著基礎設施的提升,我們有充電、換電的,超級充電、快充、慢充的等等,我們都在想各種各樣的辦法來去滿足消費者或者解決消費者現在電動汽車消費所面臨的痛點。 汽車非常重要的一點是零部件。一部汽車70%的部件是外購的,打造一個非常高質量的供應鏈是對汽車制造非常重要的。愛馳汽車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致力于打造這個供應鏈,確保整個汽車下線是安全的。造汽車難的是汽車三步曲,第一個是研發一部汽車,很難。但在今天的環境下,有難度但不是最難的。因為我們有大量的積累,大量的外部供應商,大量第三方工程公司。難的是第二步,是批量的量產汽車。造一部汽車不稀奇,造10部、100部、1000部、10000部都是一個品質是很難的。如何打造一個好的供應鏈,確保汽車的批量化、量產安全性這是第二步,比研發一個汽車要難得多。因為要拉動大量供應商一起協同做出這樣一款汽車。真正難的是把這部汽車向市場銷售,讓消費者接受這部汽車。研發一部汽車、制造一部汽車、銷售一部汽車,一步比一步難。 智能和新能源汽車,不僅僅是改變大家的出行方式,更多地是改變整個汽車產業,既然我們要暢談未來,很多人在想今后汽車可能就是一個底盤,汽車可以根據你的喜好,開兩個月可以從轎車變成SUV,可以從SUV換成MPV,有可能未來都會實現。 非常希望在座的不管是行業內還是市場端的客戶,電動汽車發展是一個過程,智能化汽車的發展也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一定要團結攜手,真正的普及智能和電動汽車的技術,去推廣智能電動汽車的市場,因為它必將帶來整個產業和市場的巨大變化。謝謝大家!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李艷嬌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renwu/72239 本文版權歸第一電動網(www.d1ev.com)所有,歡迎轉載但請注明轉載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