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市場動蕩,如何危中尋機?10月24日,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在上海開幕,金融界頂配嘉賓圍繞“危與機:新格局下的新金融與新經濟”的主題,特別是我國金融業的持續開放貢獻了諸多犀利專業的真知灼見。 “進一步擴大金融業開放,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敝袊嗣胥y行行長易綱在峰會上解釋,金融業開放不僅引入了機構、業務、產品,增加了金融要素供給,還促進了制度規則的完善,促進了金融制度供給。這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能力,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盡管多年來中國金融業開放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腳步從未停止。易綱表示,要統籌推進金融服務業開放、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和人民幣國際化。 滬深港通、QFIIRQFII、ETF互聯互通……中國資本市場已經利用多種方式對外開放。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透露,未來將研究推出更多外資參與境內市場的渠道和方式。著力解決國際投資者有關顧慮,提高A股在明晟等國際指數中的納入比例。研究完善滬倫通制度,使其覆蓋歐洲主要資本市場。拓展交易所債券市場境外機構投資者直接入市渠道。進一步擴大期貨品種對外開放范圍,更好滿足境外實體企業和投資機構風險管理需求。更多引入境外成熟機構投資者,建立健全境外企業在境內市場發行CDR、在境內第二上市等制度,為我國資本市場引入更多優質上市公司。 美國橋水投資公司創始人瑞·達利歐更在峰會上表示,命運在召喚著中國對人民幣進行國際化并發展金融中心?!拔蚁嘈努F在正是行動良機,因為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中國的強大基本面會吸引海外投資,讓其獲得有利的資金流。” 匯豐集團行政總裁祈耀年認為,中國取消外資金融機構持股比例的限制,無疑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舉措。加上之前出臺的創新政策和機制,比如說QFII/RQFII,滬倫通、債券通、自貿區和大灣區等,都展示出了在地區和國家政策方面,制度的創新性和互補性,也使得外資機構有機會積極參與中國經濟發展的這些重點戰略項目?!霸趨R豐,我們非常高興可以積極地參與這些項目,我們也很愿意支持中國的發展重點,我們期待未來進一步地發揮我們的作用?!?/p> 同時祈耀年指出,隨著全球商業環境變得更加復雜,我們需要加強全球合作,來克服我們所面臨的挑戰,這些挑戰中應對氣候變化尤其重要,中國宣布力爭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一承諾受到了廣泛歡迎,我們金融業無論是國內的還是全球的也愿意助力。但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不僅僅是需要監管政策方面的創新,也是需要金融產品的創新。 在金融監管方面,祈耀年認為應該重視加強金融和監管系統與國際的互聯互通。尤其重要的是國際監管機構之間要開展對話,在全球范圍內協調法律和合規框架,我非常建議中國和所有其他國家 都參與這一對話,有必要的話也積極推動此類對話。 “今天我們的監管確實很難。創新來自市場,來自基層,來自年輕人,對監管的挑戰越來越大。其實監和管是兩件事,監是關注你發展,管是有問題才去管,但是我們現在管的能力很強,監的能力不夠。”以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身份出席峰會的馬云在現場呼吁:“好的創新不怕監管,但是怕用昨天的方式去監管,我們不能用管理火車站的辦法來管機場,不能用昨天的辦法來管未來。” 外灘金融峰會一直堅持“非官方”定位,以開放的姿態廣邀全球財經政要推動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