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說過,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這句話引用到之前沒有受重視的數據上再合適不過了。不管是消費數據,還是行為數據,在過往的互聯網電商平臺中都累計成了一個龐大的量級,傳統的電商平臺都在思考如何“變廢為寶”,其中國內電商巨頭之一京東也不例外。 順德舉辦的 2018 DTech 國際設計與科技大會上,京東集團京東云國內副總經理任哲來到現場,與大家分享京東是如何利用大數據賦能數據創新的。 任哲說,在過去的 12 年中,大家認為京東就是電商平臺,但他們希望在未來的 12 年里讓京東從一家電商公司轉型到一家科技公司。因為在過去很多年里,京東積累了大量數據、大量技術,希望未來能夠通過技術賦能、業務賦能以及商業賦能轉化為科技公司。任哲從四個層面來舉例將大數據如何賦能和改造京東。 首先是電商,任哲說,以前的京東作為電商,可能只是為廣大商家提供一個銷售平臺,但是現在的京東在為整個銷售的全鏈環節提供賦能,包括了從經營分析到精準營銷到支付決策等等,都有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和產品提供給商家。 第二個例子是京造,這是京東的自有品牌,倡導的是 C2B 的模式。京東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判斷消費者的喜好,偏愛,繼而通過定制化的需求反饋給工廠。“只有了解消費者喜歡什么樣的產品,希望有什么樣的設計,反過來告訴企業做這樣的設計才能賣得更好。”任哲說道。 第三個例子是京東的供應鏈,任哲講到,傳統的供應鏈已經形成了非常標準的模式,比較固定。而京東目前在商品的銷量預測到價格等相關管理管控的流程中加入了大數據能力,從而變成了一個智慧供應鏈。“它(供應鏈)可以真正的明白消費者到底想要什么,什么時間想要,在哪里想要,可以最大限度縮短供應商和消費者的距離,使產品的性價比能夠達到最高。”任哲說。 任哲講的第四個例子是線下門店。目前京東在北京和曲美打造了線下的標桿,通過大數據的賦能,從產品選取到智能支付、配送,打造更標準化,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渠道,從而實現比傳統實體店更高的銷量。 以上任哲講的例子背后都離不開京東云的支持。他表示京東云是作為京東集團對企業服務的重要出口,在過去實現了 3 倍的擴充,打造了超過 140 多款的產品以及服務,在全國也落了 18 個以上智能基地,擁有超過 2500 個行業合作伙伴,目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 任哲表示,京東云在大數據賦能層面上,從政府需求和產業需求的層面進行了深度的融合。京東云打造了國家級的電商產業園,通過各種數據能力,包括招商能力,已經為這個產業園引入了 400 多家企業,并為當地引進了大量知名企業。 近年來,政府對于大數據賦能智能城市也非常關心,在京東云看來,智能城市最核心的是以人為本,應該從大家最關心的場景出發。任哲說目前京東云正在搭建云平臺、干線網絡等用于數據分析,目標是能夠實現智能城市管理的精細化、行政審批的規范化、政務透明的公開華以及行政手段的數字化等。 任哲在會上透露,京東云在設計產業方面,已經和順德政府、戰略合作伙伴太火鳥科技做了落地。京東云為順德打造了一個設計交易服務的平臺——云藝火,包括了智能設計平臺和商業售賣資源,它可以實現需求方和設計方的智能對接。一方面,對接了順德當地有設計需求的中小企業以及商家,在另一端對接了超過 8 千家公司以及 1200 萬設計師群體,加上京東云藝火的大數據賦能能力,為需求方和設計方提供安全、穩定、可信賴的云計算產品。 對于在云藝火平臺上入駐的企業,任哲表示,京東云會基于 9 億的存量用戶以及大量的第三方的生態合作伙伴的數據,為入駐企業提供大數據洞察相關的服務。“今天在市場上這么多互聯網媒體,這么多海量信息里,哪些信息是我需要關心的,哪些信心是能幫到銷售,哪些信息是能幫到產品設計等等,這些信息,京東云都會通過大數據的產品,提供給平臺上入駐的企業。同時對于如何來定價,應該設計什么樣的產品,什么樣的產品是用戶可能喜歡或者是不喜歡的,這一切的信息都是基于大數據給到企業,讓企業能夠有的放矢來設計定價和銷售。”任哲說道。 最后,任哲表示,京東云在未來將嘗試更多大數據落實的更多層面和場景,希望在順德落實一個定制化專屬平臺,通過京東云大數據賦能的能力,能夠幫助到順德當地的特色產業以及設計企業能夠有更長遠的發展。 京東集團任哲:大數據是如何讓京東從一家電商轉型成技術公司的?動點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