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市關于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決策部署,加快建立分類體系,不斷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水平,濟陽區城市管理局規劃了2024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路線圖,助力垃圾分類從“新時尚”到“好習慣”。 強化建設,配套設施,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運體系。2024年計劃新建步入式垃圾分類房28個,按照標準指導建成區街道辦事處推進居民小區撤桶并點,及時更新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容器、收集亭房、運輸車輛、暫存場所、終端處理設施等使用標識標語,及時更換破損垃圾分類收集容器,聯合街鎮、區住建部門,加強對物業企業的監督指導,廣泛發動社區、機關黨員干部及其他熱線人士參加志愿服務、桶邊值守等活動,在投放時間段內針對混裝、混投生活垃圾現象予以現場勸導糾正。配齊分類收運車輛,更新一批分類車輛,進一步優化收運線路,做到桶車對接,嚴禁生活垃圾混裝混運。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對于拒絕配合垃圾分類工作的責任人進行約談、限改、立案處罰。 示范引領,以點帶面,全面推進垃圾分類示范點創建。逐步擴大示范范圍,以點帶面示范引領全區垃圾分類工作。2024年底前,分別在黨政機關、學校醫院、商超酒店、居民小區中開展示范單位、達標單位創建活動,創建一批有特色、可示范、見成效的垃圾分類示范點位,帶動整體工作推進,爭取打造一批優秀示范點位爭創省、市級模范單位。同時,各街鎮對轄區內已經完成創建任務的居民小區、村居定期開展現場檢查,每月不低于30,每個季度全覆蓋。 宣傳引導,強化執法,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提質增效。2024年持續推進宣傳陣地建設,結合口袋公園、街角公園等植入垃圾分類元素,并鼓勵各鎮街選址建設垃圾分類宣教基地,向市民朋友廣泛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以宣教基地為載體,提高全垃圾分類的宣傳和教育服務能力和覆蓋范圍。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平臺,持續開展垃圾分類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市場、進鄉村等宣傳活動,推進垃圾分類宣傳和教育基地向公眾開放,支持有條件的學校成立生活垃圾分類青少年志愿服務隊,建設生活垃圾分類宣教中心。通過開展建設文明校園、綠色學校和“小手拉大手”等活動,推動社會各界和市民群眾提高生活垃圾分類意識。聚焦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等環節,強化執法保障措施和執法力度,依法規范處罰,優化垃圾分類長效管理機制,在執法工作中不斷完善總結,積極推廣工作亮點和先進做法,創新創優,不斷提高工作質效。 部門聯動,融合優化,逐步實現智能回收全覆蓋。聯合區商務部門,整合優化可回收物收運體系,逐步實現規?;洜I。統籌規劃建設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分揀處理中心和集散場地等,推動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和再生利用。積極聯系商務部門,合力探索智能化垃圾分類分揀中心建設,持續推進壹號倉智能回收設備在居民小區覆蓋布點,并聯合區機關事務中心,加快智能回收箱在機關事業單位的布點工作,逐步實現智能回收全覆蓋,加快推進“兩網融合”。(盧童 楊雪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