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消費品牌要實現長期發展,最先要完成的第一個跨越就是如何把品牌深植消費者心中。這非常考驗品牌自身的造血能力,這種能力最核心的特點是持續性——持續的產品創新、持續的產品升級、持續的技術支持等等。那么,企業如何培植自身造血能力,提高市場競爭力?在筆者看來,肉制品龍頭企業金鑼的做法或可借鑒。 金鑼集團 造血力之 人才培育 。 構建強有力的人才梯隊,才能研發出可觀的技術成果,鍛造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金鑼在人才選擇上,一直堅守“選才、育才、用才、容才”之道,通過外部引進和“內部造血”機制吸引和培養人才,確定了“以企業發展需要為導向,以素質提升和創新能力建設為核心”的人才培養開發模式,通過實施多階次人才策略,來滿足企業不同崗位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真正實現了人才培養的多元化和社會化。 造血力之技術升級。 所有的產品研發要實現真正的落地,離不開技術應用的升級。事實上,金鑼自1994年成立以來就高度重視科研創新工作,并著手組建自己的科研力量。 據了解,金鑼為創新技術研發而成立的“科技研究院”,成為了引領金鑼集團發展的引擎和動力。金鑼科技研究院累計投入20億元,并保持每年10%增幅,與國內高校、科研機構以及國外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并設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參與制訂國家、行業標準18項,承擔省級技術創新項目28項,獲得發明專利35項,國際PCT專利53項……在諸多科研突破的賦能下,金鑼已經發展成為引領肉業振興的創新高地。 造血力之數字化。 智慧溯源、智能制造、在線消費等數字化模式,是食品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大勢所趨。金鑼全面探索數字化應用,企業的數字化建設已經多點開花,取得卓越成效:第一,打通數字化渠道,做到線上線下融合;第二,構建數字化產業鏈,保障肉制品安全;第三,玩轉數字化營銷,借助互聯網開展精準化、個性化的營銷推廣方式。 金鑼數字化工廠 最近幾年,很多資本涌入食品行業,尋找優質高地。在資本的推動下,很多新消費品牌利用短短兩三年時間,就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面對新消費品牌的崛起,傳統品牌該如何突圍?筆者認為,資本的“輸血”作用只是一時,真正決定企業長遠發展的是企業的自我造血能力。以金鑼為代表的這些研發水平強大,且供應鏈較為成熟的傳統品牌,專注培植自我造血能力,更有實力以領頭雁的姿態引領賽道和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