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歐陽修退居潁州后寫下了這首《采桑子》。詞中除了描寫潁州西湖美景之外,幾句都不離酒。可以想象,初夏煙雨蒙蒙,醉翁把酒泛舟于潁州西湖,何等愜意。阜陽市,這個“百億糧倉”,或許早早就與酒結下不解之緣,而“徽酒四朵金花”之一的金種子也正是起源于阜陽。 白酒是傳統文化的載體之一,是千百年來中國一方水土文化的彰顯。“東不入皖,西不進川”,正是對徽酒的高度贊譽。1949年,阜陽縣酒廠,也就是如今的金種子酒業正式成立,但金種子的故事卻并非源于此時。阜陽自古出美酒,這在歷史上是有跡可循的。金種子酒源于夏商,興于魏晉唐宋,盛于當代。相傳,杜康是用種子釀酒的第一人,而劉伶“一醉三秋”的故事更是讓金種子酒成為家喻戶曉的白酒。 建廠以來,金種子酒業依托自身過硬釀造技術,蓄力盤活阜陽本身的酒文化,在各級領導、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助力下,逐步發展成為白酒行業重點骨干企業、全國綠色食品示范企業。作為全國第八家白酒上市公司,目前擁有“金種子”“醉三秋”兩個中國馳名商標,擁有白酒行業單體面積最大、日灌裝量第一的灌裝中心、建設了省內首家多香型白酒科研釀造基地。這些,都離不開金種子酒奠定的堅實文化底蘊和硬件基礎。 金種子酒作為知名白酒,窖香濃郁,綿甜甘冽,香味諧調,尾凈余長。“金種子酒雖然不夠大眾,卻是酒中珍品”,一位品酒數十年的消費者坦露。據悉,金種子酒的釀造工藝十分復雜,釀造過程不僅對空氣、水、土壤的環境有著嚴格的要求,同時還需仰仗自然發酵與泥窖發酵生物相結合等種種嚴苛要求,每一道工序都由工匠大師嚴格把控、精挑細查,亦正是如此,才有了金種子酒如此卓越的品質。正是由于這種工匠精神注入了金種子酒業的每一款白酒之中,金種子才煥發出如此蓬勃生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