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互聯網最火爆的是什么?毫無疑問,是直播帶貨 。 10年前,以淘寶為首的電商 大行其道,你沒有抓住機會;6年前,微商 進入所有人的生活,你也沒有抓住機會;4年前,公眾號等自媒體 平臺崛起,你依然沒有抓住機會;今年,直播是最大的風口 ,難道你還要放棄這次機會嗎? 羅永浩投身直播,董明珠投身直播,各地市長、縣長直播風行,連習大大也參與其中。在企采采看來,只有在充分理解直播帶貨的實質,避免直播帶貨誤區 ,才能實現流量利潤 雙豐收。企采采貼心幫大家總結了六個方面,一起探討交流一下~ 誤區 一 :直播帶貨成功的關鍵是網紅 在一些企業家看來,直播帶貨找好網紅就可。只要找來網紅,就能帶來流量和利潤。而事實是,只有實現人、貨、場的統一,融合 ,才能讓直播帶貨成功。 在人上,企業要找到你的目標客群 ,知道你的產品要賣給誰; 在貨上,要精選容易被用戶接受,具有多快好省 特點的產品。 · 多指的是貨存足,產品品類豐富 ; · 快指下單快、物流快 ,購買便捷; · 好指產品品質好 、受人喜愛; · 省指價格適宜 ,用戶可接受,迅速出貨。 誤區二:刷粉 平臺的“野蠻生長期”已渡過,將不再容忍出現任何的違規、違禁 等“小動作”。但還是有不少“愣頭青”,連平臺規則都不看,一股腦踩進了坑里。刷粉是平臺明令禁止的 ,明知故犯不是英勇,而是急功近利。 被平臺及時提醒警告還算是幸運的,但如果將賬號做到幾十萬、幾百萬粉絲的時候,再被平臺拿出來“翻舊賬”,把賬號封了,那真是欲哭無淚了。 誤區 三 :直播很簡單 在許多企業家看來,直播帶貨很簡單,只要在平臺上注冊賬號,找好直播場景和產品 ,就水到渠成。直播帶貨就像在看臺上看跑道上賽跑的運動員,看起來很簡單 ,只要站在跑道上和他們一樣飛奔,才發現看似很簡單的事,做起來卻很難 。更別談直播帶貨期間的流量、貨品、內容 門檻了。 直播電商更是個技術活 ,有著嚴密的邏輯和系統 。別羨慕李佳琪的業績,其背后都有自己的編導和專業團隊。直播更需要專業的人來打造 ,更有流量,也更有可信度。專業人做專業事 ,才能讓你省錢省時更省力。 誤區 四 : 刷單 隨著平臺規則變動,很多人都知道,平臺未來要大力扶持、布局直播電商 了。因此,一些開通了抖音、頭條小店的小網紅,就學當初的“淘寶客”,想要將自己的賬號和店鋪權重給刷起來。 但是這種行為一經平臺發現,嚴重的直接封號處理 。 誤區 五 :主播“種草”賣“大牌”,居然全是山寨貨 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認為,直播電商的競爭力來自于對供應鏈的把控 。對供應鏈的把控意味著對價格、產品質量、售后 等消費者最為關心因素的把控。供應鏈是主播背后最大的支撐力量。 有了強大的供應鏈 ,在屏幕前直播的是誰可能并不重要。可以發現,類似構美、謙尋、納斯等這樣的MCN機構,都在早期便對供應鏈的建設大力投入。這些都是獲得機構投資的機構,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投資人對于直播電商這個跑道的認知。 誤區 六 :直播就只是帶貨 在一些企業家看來,“只有市場部無能,才會熱衷直播帶貨”,“直播只是粉絲被主播或者主播的人設吸引,帶不來品牌效益。” 而其實,直播不只是賣貨,更是營銷 。4月1日羅永浩首場直播,帶動信良記、奈雪的茶、鐘薛高等小眾、網紅品牌百度指數爆增,并多次登上熱搜話題。 較之于賣貨,直播的更大價值 通過與粉絲面對面的實時交流,用更直觀的交互和展示,親切的感染力,幫助品牌捕獲更多用戶心智,實現直播的“種草效應 ”與“品牌效應 ”。 要想做好直播帶貨,就必須有三個放得開 1、思想放得開 ,從董事長到營業員,中年油膩大叔,年輕柜姐帥哥,可以起來登臺 2、思維放得開 ,沒有什么顧慮,什么平臺都可以合作,友商也可以合作 3、商品放得開 ,不是要賣多少手機,而是要賣多少社會上的商品 企采采 總結 : 企業要做好直播帶貨,要充分理解直播帶貨的本質。它不只是賣貨,更是品牌營銷。 找準自己的用戶,打造好自己的產品,找對直播的平臺,形成直播帶貨的常態化和專業化,才能充分享有直播風口帶來的紅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