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允談企業社群營銷運營規劃在社交新零售中的運用(二) 在以往的文章中,楊建允就社群的營銷規劃方面已經做了詳細講解,本篇文章重點講解社群營銷在社交新零售模式中的營銷。 要做好社群營銷,需要按照以下四步做好社群運營。 第一步:建群 建好群是做好社群運營的重要基礎。零售店具備非常好的建群的條件,本身已經有品牌背書,有一定的穩定客群。建群要首先消除心理障礙:擔心顧客被打擾。據有關第三方機構的調研:接近70%的人,愿意接受信息的推送,愿意建立社群化的鏈接。 零售店建群,不能是一個粗放的建群模式,也就是把所有人,不管其屬性、消費能力、訴求點差異等都拉到一個群里,這樣的群未來的運營會非常困難。這也是目前導致很多群成為死群,或者是個別人活躍、大多人潛水的主要原因。 企業應該建立社群運營的矩陣,可以根據不同的顧客維度建立相關的群。 可以區分以下維度: 屬性:男、女、年輕人、老年人,也或者是行業屬性。不同屬性的人缺乏共同語音,沒法在一個群里聊天。 消費能力:消費能力的差異直接決定了如何去運營群,并且這也直接決定了未來你的群怎么去做。如果把不同消費能力的人拉到一個群里很難做好的。譬如你不斷推送一些品質商品,消費能力低的人就會感覺你賣的價格太高,如果你遷就低消費,需求能力強的消費者就會遠離。 企業特別要重視建好種子用戶群。這樣的群成員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傳播價值,并且還會在幫助到門店方面產生很多重要的價值。企業既要建自己的群,也要結合商圈的實際,用好商圈周邊其他一些有價值的社群:廣場舞大媽群、太極群、寶媽群、健身群等。 要根據不同群的屬性確定不同的群主題: 老年人的群,要以健康、養生為主題。年輕人的群要以時尚、好玩、專業為主體。寶媽的群要以專業育兒為主體。也可以結合商圈實際,建立一些同鄉、同學、戰友等類群。 總之,不同的顧客屬性,要建不同的群,確定不同的交流主題。群的人員數量的多少,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一般不要做大群,人數一般在200人左右最佳。不一定非要500人,關鍵是要把相同屬性的人員拉到一起。 建群的方法可以有多種:一是掃描二維碼入群,門店要設置一些便利顧客入群的方式,提供不同的群,方便顧客入群;二是店內員工推薦,推薦顧客入群要成為店內人員的主要動作;三是顧客推薦,最好是能達到這樣的效果,這樣能夠產生更好的信任關系,能夠產生更大的放大效果。 第二步激活 建群后,在群的運營中,最重要的動作是如何去激活群的成員,也就是你的目標顧客,最終能夠達到的目標是群的成員能夠產生高度的信任、產生高度的依賴。最終能夠把這種信任與依賴轉化到企業的實際經營中。激活的目標就是增加目標顧客的到店頻次、活躍度,由周活變日活,甚至變成日三活。 激活七大法則: --情感激活:群一定是一個講情感的空間,群將在很大程度上逆補企業與目標顧客之間的情感鏈接,有效地解決企業這個無情感主體的“法人”與情感豐富的自然人的情感鏈接。 群要講情感,用情感去鏈接目標顧客。在群的環境下,是要用情感拉近企業與目標之間的社交距離問題。如果不講情感,還是一種“硬邦邦”的賣貨關系,就失去了做群的重要意義。 --商品激活:零售店做社群,最終一定要與你的商品經營緊密結合。 群適合選擇什么樣的商品,適合推送什么樣的的商品信息?一定要結合群的特征:如何產生話題感、如何產生成員共鳴、如何產生引爆的效果。群推送的商品不能是簡單的商品選擇,也不能是只靠價格手段的信息分發。商品選擇很重要,最好的商品選擇目標是:新、奇、特+內容。商品要具備三新:新意、新鮮、新潮,要具備一定的獨特性。 要把商品與有關的內容與傳播方式相結合,一是用內容賦予商品更多的價值增值,二是用不同的傳播手段(小視頻)提升商品的關注度,使之能夠產生激活與不斷放大傳播的最佳效果。 --內容激活:要想激活群員,內容傳播非常重要。要結合群員的特征,選擇適合的傳播內容。好的內容可以產生粘合劑、潤滑油、放大器等重要的作用。 目前,做內容的方式很多,可以是圖文,可以是小視頻。特別是小視頻,其傳播效果非常重要。 --KOL激活:KOL營銷泛指有KOL參與的社會化媒體營銷傳播行為,兼具群體傳播和大眾傳播的傳播優勢,其營銷價值也受到市場的認可。零售店在社群營銷中心要高度重視KOL的價值。 要結合社群運營培養自己的KOL:美食達人、吃貨、育兒專家、養生專家、運動專家,使他們在社群中逐步發揮重要的作用。要用好門店商圈周邊KOL:廣場舞的召集人、健身教練、跆拳道教、高級月嫂、知名廚師練等,使他們與你的社群運營做好緊密的結合,發揮好他們的價值。 --活動激活:要不斷組織各種的創新活動。包括社群當中的活動和各種的線下活動。 零售店要特別結合有店的這一突出優勢,要把社群運營與到店活動做好結合,發揮好店+社群的優勢。 要結合社群成員的特點,組織一些有價值的體驗活動,譬如品牌體驗、采摘活動、親子活動等,發揮激活成員、拉近距離的重要價值。 --紅包激活:紅包是微信平臺設置的一個重要的激活群員的功能。要科學有效的用好紅包這一重要手段。什么樣的群適合發紅包,什么時間發,發多少?必須要設計一套規則。 特別是要結合群的實際,把紅包激活與強化群員關系緊密結合。在營銷的環境下,任何的動作必須要都要有明確的目的性。發紅包也一樣。 --小程序激活:小程序是微信創新的用技術手段建立鏈接、激活群成員、產生更大營銷價值的主要技術工具。 小程序可以產生基于群的環境下系統化的營銷價值。要從建立鏈接開始,通過小程序實現與目標顧客在線化鏈接的目標,把小程序變成鏈接顧客的主要手段。 鏈接以后如何導入相關的營銷動作,企業需要配置適當的在線化營銷平臺。這種在線化的營銷平臺,可以建立更多的滿足企業在線交易、對接第三方到家平臺、在線化的營銷等更多功能價值。 在線化的營銷環境下,企業的營銷理念、營銷手段都需要調整,要逐步放棄價格手段,放棄傳統的客單價理論,轉變到如何讓目標顧客增加到店頻次、增加購買頻次,如何更多的產生有效復購率為主要營銷目標上來。 激活顧客還可以有很多方式,未來還將創新出更多的有效方式。 第三步運營 群雖然是一個非常松散的組織,做好群必須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規則。要有專人管理:沒有專人管理的群非常容易陷于混亂。我觀察盒馬等一些群做的比較好的企業,都是有專人管理。 選好這個群管理員非常重要,觀察很多的群管理,得出這樣的一個觀點:不是所有人都會管群。很多人不具備這種社交管理的能力,有很多的店長也不會管群。 這個人一定要具備較強的社交能力,特別需要具備管理熟人、半熟人的能力,有把生人變成熟人的能力。要具備熱情、細膩、周到,還要有一定的調調。 群要建立規則:沒有規則的群肯定做不好。 群要確定主題:群的交流要圍繞主題展開。盡量不能太偏離群的主題。更不能違反政治紀律和違法。 面對已經進入的5000朋友圈時代,面對越來越多的群,做好群還要特別注意以下原則:盡力為成員創造價值,盡量減少垃圾信息的打擾。 零售店的群要定期調整,一是要通過群的運行,把一些價值顧客逐步篩選出來,優化到企業的VIP價值顧客群中,逐步把一些蹭流量的無效群員剔除。二是通過適當的調整,提升群的價值性,提升活躍度。 第四步傳播 發揮好群的價值,一方面把群做好,更重要的是能發揮群成員、特別是種子用戶的價值,發揮移動環境下的傳播手段,通過種子用戶產生更大的營銷傳播裂變,這將產生更大的價值。 做好傳播要靠內容,好的內容才具備傳播屬性。做好傳播要靠一些有效的傳播手段,便利群成員的傳播。 同時,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借助新的在線化的交易方式,傳播在發揮更大的作用,由以往的傳播與交易分離的營銷模式,目前已經形成傳播、交易一體化的營銷模式。 未來非常重要的營銷模式之一是:在傳播中實現銷售,在銷售中實現傳播。 關于社群在社交新零售中的營銷運營,勢界學府運營總裁班講師楊建允先生分三篇文章來講述,需要學習的伙伴們可以進入社交新零售服務平臺小程序,勢界學府板塊,或是繼續關注楊建允先生關于本文標題的其他文章。下一篇文章楊建允先生將講解,社群營銷,社交新零售企業需要作出的體系變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