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保險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但保險產品中永遠存在一個兩難的選擇:消費型保險產品保費低、保額高,但不出險保費就是白交;返還型雖然貴點,到期能連本帶利返還,總讓人覺得很劃算。 那么,消費型和返還型保險到底是什么?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消費型保險是指約定期限內,客戶交納保費,保險公司承擔保險責任。約定期限結束,保險責任結束,并不退還保費,這種保險產品只具有保障的功能。用通俗一點的話來理解,就是指消費者選擇一份消費型保險的話,如果沒發生風險,錢就消費了,沒有任何返還。 消費型人壽保險按自然費率計費,保費根據年齡的上升而上調,一般5年為一個年齡區間。但同等情況下,消費型保費更低,保障往往更高一些。 返還型保險是指約定期限內,客戶交納保費,保險公司承擔保險責任。約定期限結束,退還不同程度的保費。如果是分紅險、萬能險,則還享有投資性收益。即返還型產品在獲得保障的同時還獲得保費的返還或合同列明的保險金額。 長期返還型重疾險采用均衡保費,就是保險公司核算出總體的保費然后除以交納年數,每年交的都一樣。返還型的險種相當于買了儲蓄+消費型保險。 當被保險人在年滿約定年齡時沒有出險或是賬戶中還有未用完的余額,保險公司便會將其返還給投保人。一般來講,返還型險種具有較強的儲蓄性,但支付費用較高。 那么,哪個更劃算? 不少人之所以愿意選擇有返還功能的保險產品,一部分原因是覺得保費沒有“打水漂”還能返還回來。而面對純消費型的保障型產品,多少會覺得“不太劃算”。 其實,不同的產品都有不同的適應人群,沒有劃算與否之說。對于經濟情況一般,同時又有較高保障需求的人群而言,消費型產品相對是更適合一些的。 如果你不擅理財,或你不是激進型的投資者,返還型保險產品作為一個保障+強制儲蓄的手段,也是不錯的。 最后,保險師提醒:購買消費型重大疾病險要關注涵蓋的病種、性價比、產品結構(終身或定期)。如果是投保消費型定期重疾險,最好將保障截止期限定在70-80歲,因為在這之前是大病的高發期。 歸根結底,保險是為了保障人們未來的生活而存在的,其保障功能才是人們最應該重視的。事實上,意外、疾病是人生中最難預知和管控的風險,保險的保障意義很大程度就體現在意外險和健康險等消費型保險產品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