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傳統的模特主要依靠經紀公司對其商業演出事項進行接洽,因此傳統模特行業對經紀公司的依賴性較強,一來公司為模特尋找生意渠道,二來模特為公司賺取利潤,二者相輔相成。而互聯網時代的模特經濟,很大程度上將模特與經紀公司割裂開來,二者不再是互利共生的群體,還有可能是毫無關系的兩種商業群體,而其間鏈條縮短或是被斬斷之后這個行業開始呈現出新的特征,8號藝人APP正是在這個行業背景下誕生的。 首先,新興模特盈利機構的出現導致了模特行業去中介化現象的出現。 須知,互聯網時代下的模特經濟拓寬的不僅僅是模特的就業渠道,還催生專門為企業提供找模特渠道的APP,模特們只要在APP上注冊賬號,填寫基本信息和個人特征,只要有品牌方想要尋找合適的模特,直接在APP上面發布工作機會要求即可,這其中省去了需要對接經紀公司從中抽取的傭金。然而這種方式對于模特們來說缺乏安全保障,APP運營商并不能準確判斷用人企業有無正規資質,因此直接通過經紀公司會更為穩妥一些,但是對于一些非“科班出身”的模特來說,從此類平臺尋找兼職平臺更加容易一些。 其次,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降低了模特的準入門檻。 互聯網時代,模特不再僅限于“美女經濟”,而是將范圍拓寬到了全部人群的身上,而這方面準入門檻的大幅度降低要得益于服裝電商的火爆,因此只要擁有能在網上推銷自己的潛質,就算“心寬體胖”的人也能當網拍模特了,不再僅限于描述身材姣好的那類人,而是輻射到整個網拍模特甚至是明星的身上。 在之前的走秀、站臺等方式上,身材不夠苗條或者是肥胖身形的人基本上是“時尚絕緣體”,人們基本上不可能將這類人與時尚掛鉤。而隨著服裝類電商的火爆,為適應不同身形的人們的穿衣需求,這類人也能做網拍模特了,畢竟“長得胖也要穿衣服”。當然,這類人成為網拍模特的前提是“臉要好看”,也就是要“有顏才能任性”,不過大家需要了解的是,淘寶模特不僅僅是那些身材好顏值高的人才能入行,模特也有“大碼”的。 由此看來,互聯網時代下的模特經濟已經搭上了網絡的快車,逐漸重組自身的商業模式,以全新的姿態呈現在人們面前,不僅拓寬了就業渠道,也使得模特們顯得更加“接地氣”,與普通民眾的互動也有所加強。然而機遇往往伴隨著風險,互聯網這塊“大蛋糕”本就擁有太多吸引人們目光的焦點,模特們如果沒有長期引起人們圍觀的資本,最終也難逃被冷落的命運。 遭遇互聯網沖刷的模特該如何持續生存下去? 前面提到,雖然模特的掘金之路在互聯網的推動下越來越寬,但同時也吸引了大批非專業出身模特的涌入,因此無論是原有的還是現有的路子都在受到擠壓,原有的利益空間逐漸被分割成很小的部分,模特們的掘金之路也從很寬到逐漸變窄,變現越來越困難,許多模特在互聯網一輪又一輪的洗牌中反而加劇了消亡速度,原先的紅利期早已不復存在。 由此可知,互聯網時代下的模特經濟擁有變現能力強、洗牌快兩大特征,而實際上,身為模特就已經注定要吃“青春飯”,很少有人能做到和美國超模卡門·戴爾·奧利菲斯那樣“越老越吃香”,這樣真正有超強資質的模特才能走得更遠,而絕大多數的模特都是隨波逐流,待人不再年少,模特就得重新為自己選擇新的增值路徑甚至被迫轉行,否則年齡的紅利期過了之后很快便在網絡中銷聲匿跡。 鑒于互聯網行業的洗牌速度之快,模特們要想更好的生存下去,走差異化競爭不失為有效的增值路徑,通過充分挖掘自身特征,建立起行業壁壘,不盲目跟風;此外,近年來各大電商平臺相繼舉辦模特大賽,深度挖掘地區模特資源助力電商經濟的發展,可知互聯網正在顛覆傳統的模特商業鏈路,推動模特行業走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道路,而這也預示了互聯網模特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模特本就是一批又一批的淘汰,再一批又一批新生重新加入的行業,更新速度就如淘寶網拍模特擺動作一般快速,正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像互聯網一般一直在更新,永遠走在時尚的前沿,閃光燈前面是光鮮亮麗的行業道路,背后卻藏著模特們的心酸史。 而無論誰加入還是誰退出,一年又一年時尚大秀依舊在上演,每一場“秀”都在用不同的服裝符號表示自己很時尚,但正如民間所說,時尚是一個輪回,模特行業會不會也是一個輪回,在經歷互聯網浪潮之后回歸傳統模式,繼續講述模特自己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