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中國現代化報告2019》專家座談會11月24日在京舉辦。與會專家圍繞“生活質量現代化”展開探討,大家一致認為,生活質量是衡量美好生活的一個綜合指標,生活質量現代化是提高和實現人民美好生活的題中之義。 《中國現代化報告2019》是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組長何傳啟研究員及其團隊完成的第18部年度報告,全書約70多萬字,包括400多張圖表。報告聚焦生活質量,瞄準美好生活,以“生活質量現代化”為研究主題,以促進和實現美好生活為總體目標,主要包括世界生活質量的發展趨勢、生活質量研究的發展趨勢、中國生活質量現代化的戰略選擇、世界生活質量評價、世界現代化的定量評價五項內容。 何傳啟研究員介紹,生活質量是衡量美好生活的一個綜合指標,大致包括生活狀態、生活評價、生活追求三層涵義。《報告》從個人生活、公共生活、生活環境和生活滿意度4個方面的7個領域和26個維度,對世界生活質量現代化進行了分析。《報告》發現,20世紀以來,世界生活質量變化相對連續、有規律可循,在150多個指標中,大約63%的生活質量指標與國家經濟水平相關。生活質量現代化的國別差異、指標差異和時代差異也較為明顯。 經過分析,報告歸納出中國生活質量的10個發展趨勢。其中,在個人生活質量方面,包括人均蛋白質供應量提高、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增加、人均居民家庭消費支出增加、私人汽車普及率提高等。在公共生活質量方面,包括人均國民收入明顯增加、大學入學率顯著提高、互聯網普及率明顯提高等。在生活環境質量方面,包括安全飲用水普及率提高、醫生比例增加、城市空氣質量改善等。 結合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國現代化報告2019》對我國實現生活質量現代化提出建議,對中國生活質量現代化的路線圖給出研判。對此,何傳啟研究員表示,未來30年,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美好生活將逐步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清潔空氣、安全飲水、便捷交通、良好教育、精彩文化、美滿家庭和健康長壽等,將讓全民實現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