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對于人工智能行業而言更是如此。在這一年,幾乎所有科技公司宣布全面擁抱AI,在這一年,巨頭深入布局,擠壓著創業者的想象空間,在這一年,芯片大熱,一度激發了全行業的創造熱情,在這一年,智能音箱駛入快車道,而自動駕駛迎來降速。 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智能菌帶您進入時空長廊,重點解讀計算機視覺、智能語音、自動駕駛賽道在過去的265天發生了哪些新的故事。 01、計算機視覺格局已定,2018被稱為落地元年 商湯、云從、依圖、曠視,在中國計算機視覺行業已引領形成“四超多強”的格局。 《2018年全球人臉識別設備市場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是人臉識別設備最大的消費區域,2017年占全球比例29.29%,2023年將達到44.59%。顯然,落地對于2018年的計算機視覺行業而言已進入決勝期。 在2018年,商湯科技力求涉足更多的領域,旗下技術廣泛應用于智慧城市、金融、汽車、智慧零售、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機器人等,還與華東師范大學等共同發布了第一本AI高中教材。商湯科技創始人、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湯曉鷗曾談到,我們在2017年就實現了盈利,營收相比2016年增長了420%,在2018年還要以300%-400%的速度增長。 云從科技方面,他們目前是中國銀行業第一大AI供應商,在安防領域,已在29個省級行政區上線實戰,在民航領域,產品部署了54家機場,2018年10月,云從還發布了集成生物識別平臺3.0、浸入式風控體系和基于國家AI基礎資源平臺的物聯網AI—IoT。我們注意到,擁有“國家隊”背景的云從科技,在國家資源合作方面更具優勢。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而另一方面,智能手機市場同質化嚴重,增長乏力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人工智能化正是手機廠商們的下一個賭注。 在2018年之中,我們隨處可見計算機視覺廠商們的身影,曠視科技就一直深入其中,曠視科技曾表示,一定要把商湯擠出去,世界上60%攝像頭用在手機上面,AI一定要進入這個市場。 今年,曠視科技重點投入兵力在安防以及手機在內的移動終端和零售、物流三大領域,安防解決方案在100多座城市落地。 在依圖科技方面,他們同樣基于安防、金融、民生等行業,并且與多家合作伙伴深入合作,今年3月,依圖科技與華為合作發布了面向平安城市、智慧園區的人臉識別一體化解決方案,10月10日,再次和華為合作推出智能警務云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12月11日,依圖科技發布了依圖短語音聽寫算法(API),這也意味著他們成為“CV四小龍”里首先宣布進軍語音識別的公司。 當然,這幾家公司之間的“融資競賽”也是不得不提的話題,尚未官宣但傳言已久的有軟銀中國投資商湯科技的10億美元,還有在12月10日,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曠視科技與阿里巴巴商談總額超過5億美元的融資事宜。 除了這些明星公司之外,在醫療等賽道也涌現出很多重量級選手,最近,國家衛健委發出通知,2019年1月1日起征集一批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落地案例,經審定后面向社會各界廣泛發布,在此前的11月19日,國家藥監局還公開征集了人工智能醫療器械產品的生產企業信息。 從公開信息來看,有5家上市公司在AI醫療器械上進展最快。其中,最快的是樂普醫療,其心血管疾病AI診斷系統已獲得FDA上市批準。 此外,據證券時報報道,在今年上半年,AI骨齡評估臨床應用已達5000余例,從讀片到輸出骨齡診斷報告約30秒、僅“讀”骨齡更是實現亞秒計,不僅大大節省了時間,而且診斷準確率達98%。 綜上,計算機視覺在安防領域的應用更加深入,手機、醫療、金融等細分賽道逐漸白熱化,明星公司在尋找更多的增長點來支撐高估值,并且左右開弓阻擋來自巨頭的壓力。 02、智能語音迎來巨頭戰,市場增長了15倍 據中國語音產業聯盟發布的《2017-2018中國智能語音產業白皮書》顯示,2014年至2018年,中國智能語音產業規模由30億元增長至159.7億元,年平均增長率接近40%。市場目前依然保持壟斷的競爭格局,科大訊飛和百度分別以44.20%和27.80%占據市場份額前兩位。 在智能音箱戰場,2018年主要有阿里巴巴、小米、百度和京東(靈隆科技)四個玩家,據智東西報道,2018年國內智能音箱市場出貨量達到了2200萬臺,近乎是去年市場規模的15倍,遠超行業預期。 智東西統計顯示,憑借全年接連不斷的低價促銷,今年阿里智能音箱出貨量達到1000萬臺;小米智能音箱憑借性價比在節日促銷的推動下,拿下約600萬臺的出貨量;隨著百度下半年重點布局mini智能音箱和加大補貼力度,今年也拿下約200萬臺的市場;坎坷的京東叮咚音箱雖命運多舛,出貨量也有近200萬;此外其他玩家也貢獻大約200萬的出貨量。 阿里、小米、百度、京東四家的智能音箱銷量,占據國內市場的90%以上。對于其他小廠商而言,明年的機會可能更加渺茫了 【來源:億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