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獻青春力量,書寫青春擔當。北京科技大學松韻支教團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與教育扶貧的號召,自7月21日至8月3日,在河北省保定市聽松書院成功舉辦了為期兩周的公益支教活動。秉持“用心支教,教學相長”的核心理念,團隊面向當兒童開展以自然科學和美育教育為核心內容的公益文化活動,旨在為當地孩子傳授知識,傳遞關愛。
圖為行前支教團隊拍攝的大合影 行前,團隊深入調研聽松教育的核心使命,即依托自身成長優勢與資源導入,于文化資源匱乏的鄉村地區,開展美育、自然教育等多元化公益活動。基于此,支教團設計了面向42名學子的88個課時的公益課程體系。圍繞自然科學與美育教育兩大核心領域展開,自然科學課程豐富多彩,涵蓋了物理、化學基礎知識及趣味小實驗,引導孩子們走進自然、探索科學的奧秘;美育教育則側重于勞動技能、心理健康、語言藝術、音樂及民族文化欣賞等方面,旨在培養孩子們的審美情操與綜合素質。 支教期間,團隊成員以滿腔熱忱投入到每一次備課與授課中,運用PPT多媒體展示、動手操作實踐、以及互動趣味游戲等多元化、創新性的教學手段,為孩子們打造了一個個生動有趣、充滿吸引力的課堂。孩子們在課堂上表現得也非常積極和認真,與老師們形成了良好的互動,整個課堂氛圍充滿了活力與正能量。
圖為開營時班主任講話的照片 8月2日至4日,團隊還深入城鄉學生家庭,攜家訪問卷細致走訪,既聚焦于共性,又捕捉每個孩子的特性。每到一戶,隊員均受到家長的熱情接待,彼此深入交流,掌握家庭背景,探討教育理念與期望。同時,他們調研當地教育資源,傾聽家長對學校的看法及升學壓力感受。這份超越課堂的陪伴,不僅加深了師生間的情感紐帶,更讓支教的意義超越了知識的傳授,成為心靈交流的橋梁與成長的見證。
此圖為支教隊員家訪時的照片 閉營儀式上,一幕幕溫馨的畫面緩緩展開:一張張孩童的笑臉,一聲聲“老師”的呼喚,一件件童趣的手工作品……這些珍貴的瞬間,見證了支教團與孩子們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家訪反饋中,有家長表示孩子變得更加懂事、積極,支教團也親眼見證了孩子們從羞澀到自信、從內向到開朗的蛻變,這份成長與變化,是對團隊工作最好的肯定與回饋。
圖為閉營儀式上的照片 隊員們深感觸動,紛紛表示雖然支教時間短暫,但這段經歷和記憶會永存。面對“明年是否再來”的詢問,一位成員深情回應:“我不敢去輕易承諾,唯恐未來的不確定性辜負了與孩子們的約定。但只要你們想,‘我’可以是任何人,那時會有更多的‘我’踏上這片土地,拖著大包小包的行李,邁入聽松書院的大門,去感受,去磨礪,去傳承。” 確實是這樣,引導一個孩子成長,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尤其在有限的支教時間里。所以,他們想呼吁每一位支教人,用心去傾聽、去理解、去引導。他們希望可以有更多人關注支教、了解支教、參與支教。 在此,支教團衷心感謝食堂阿姨的辛勤付出;感謝每一位老師的耐心指導與學長學姐的無私傳授;感謝聽松書院提供的寶貴平臺與無私幫助,讓我們對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見解,讓這段支教之旅更加意義非凡。 這條路沒有終點,放心“我”不會停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