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職業技術學院輔導員嚴寒雪老師是“廣東省高校學生工作先進個人”、“廣東省高校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個人”、“佛山市教育系統優秀班主任”稱號獲得者。輔導員是她進入高校工作的首站,在輔導員崗位上一做就是11年。她熱愛輔導員事業,有堅定的學生工作理想信念。堅持提升自身業務能力,做一名與學生相伴的領路人。積極探索創新的工作模式與工作方法,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 一、個人事跡 (一)師者仁心,云關愛香遠益清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部分學生受疫情影響不能正常返校學習,根據多年輔導員經驗,她重點聚焦未能正常返校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疫情使部分未能返校同學學習積極性、自律性下降,思想上有惰性。她以思想引領,通過有效舉措引導學生向疫情逆行,戰“疫”育人不掉線。疫情期間線上教學,師生們雖隔千山萬水,但她的關愛、鼓勵、幫助、輔導,云傳遞到學生與家長心中,呈現的是滿滿的真心、愛心、熱心。在滿園春色的季節里,因疫情未能返校學生及家長,感受到了老師春風化雨的愛。學生說:在線網課的特殊時期,還好遇見您,幸好遇見您。愛是靈魂的翅羽,她的云關愛香遠益清,做未能返校學生的心靈輔導員。 (二)美育初心,為黨史學習教育插上藝術的翅膀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她探索“美育+黨課”新模式,將黨史學習教育與自身藝術專業相契合,用鋼琴彈唱紅歌,助力黨史學習教育。紅色經典音樂賞析課堂變成活生生的黨史課堂,每一個紅色的音符觸動學生的心靈,用美育激活黨史學習教育。“美育+黨課”為黨史學習教育插上藝術的翅膀,增強黨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她用鋼琴彈奏《唱支山歌給黨聽》獲得廣東省教育廳首屆美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二等獎、廣東高校網絡媒體展示節“粵易樂學”微課程作品三等獎。 (三)點亮星星,公益創業立德立行 她關心關愛智障兒童,創立“點亮星星”大學生公益創業育人項目。與佛山市殘聯、社工、慈善聯合會等公益組織和公益企業建立大學生公益創業育人基地,為智障人士提供一個成長、增能、就業的公益平臺。點亮“來自星星的喜憨兒”,點亮青年大學生的理想信念。項目取得初步成效,“喜憨之家”創業項目獲得“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全國銅獎,公益創業視頻獲得廣東省教育廳心理公益廣告一等獎,公益創業團隊獲得廣東省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項目研究課題獲得廣東省教育廳科研項目立項及廣東大學生科技創新培育專項資金資助。 (四)有儀式感,迎新活動成“獨家記憶” 青年學生喜歡“儀式感”,她認為儀式感是連接學校文化的鏈條和橋梁,校園文化能熏染青年學生的現實和未來的世界。她希望學生從首次踏進去校園那一刻起,就進入到充滿儀式感的校園文化。2020年策劃《“易”閃熠閃亮晶晶——我們都是財經小新星》迎新活動,來自五湖四海無數顆璀璨發光的小星星交織成學校發光發亮的未來;2021年策劃《黨史“易”起學?迎新“萌盟誕”》迎新活動,在新生中扎實開展“迎新+黨史學習教育”;2022年策劃《百年新征程·文旅創新花——“易”路生花》迎新活動,讓新生重走百年生花路。正是這種儀式感,讓迎新活動成了學生們永恒的“獨家記憶”。 (五)潛心育人,以學生流行文化建設易班家園 青年學生有自己的流行文化,而這種流行文化容易受網絡和手機影響。學生的流行文化對于老師來說是神秘的,老師要去關注和觸摸,更要做好學生的引路人。在擔任易班指導老師期間,她積極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從學生流行文化入手,把易班建設成為學生樂于接受和真心喜愛的網絡家園。學生喜歡用手機刷短視頻,她就探索了“易班+短視頻+思政育人”模式,提升易班的吸引力和黏性,易班課題獲得廣東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立項。易班建設案例獲得廣東省教育廳輔導員工作案例二等獎、廣東高校學生工作案例評優活動三等獎。 二、育人實效 (一)勇于擔當做奉獻,建功立業新時代 作為一名思想政治輔導員,她堅持教育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的理念,引領青年學生感悟初心使命,培育理想信念,筑牢思想基礎。擔任輔導員期間,曾經借調到佛山市軍分區從事征兵工作,帶領新入伍女兵集訓。正是在部隊這段經歷,讓她內心也有“橄欖綠”的情懷。她在學校積極引導青年學生立志報國,經常跟學生談家國情懷,她的學生共有8人踏上軍旅,報效祖國。18會計2班周丹季同學說:作為學校唯一的女兵,是輔導員的理想指引,讓“橄欖綠”也成為我的夢想顏色。 (二)德技并修促成長,立德樹人結碩果 作為一名高職院校輔導員,她堅持德技并修的職業教育方向,培養德才兼備的高技能人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她的學生參加“挑戰杯”創新創業大賽獲得國家級獎勵1項,省級獎勵3項,參加職業技能競賽獲得省級以上獎勵20余項,參加體育比賽獲得省級以上獎勵6項,參加文體活動獲得省級以上獎勵4項,“攀登計劃”省級立項1項。日月星辰,雛鳳清鳴。她希望同學們在大學校園,要學好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素質。期待同學們長出寬厚穩健的翅膀,自由翱翔。 (三)育人于心暖學子,啟智潤心顯實效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輔導員。擔任輔導員期間,每年給貧困學生做好建檔立卡之后,她都非常著急,如何能幫到這些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她多方奔走,終于找到佛山市本地一家大型企業,設立“浩陽助學金”,開展“啟智·潤心”勵志育人計劃。每年為學校10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子提供3000元的助學金,構筑暖心通道,保證他們完成學業。以愛育人,給學生的生命注入了理想信念,給學生的內心注入美好的感情,讓他們人格健全。她獲得廣東省高校學生工作先進個人與廣東省高校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個人的稱號。她說,資助育人,永遠在路上。 三、結語 十年的輔導員生涯,有苦有甜,有幸陪伴上千學子走上成長之路。她堅信,做一名輔導員是此生最正確的選擇,她將繼續堅守輔導員這一平凡的崗位。擁護黨的領導,獻身教育事業;恪守職業規范,提升專業素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