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騰訊數字生態大會于11月3-4日在武漢召開,在社會治理與安全發展專場上,騰訊云“城市神經體”重磅發布。“城市神經體”將依托于騰訊集團強大網絡化、數字化能力所建立的城市神經網絡,推動城市數字化治理能力提升,為城市精細化管理貢獻力量。 據悉,“城市神經體”將憑借騰訊微信生態三端政務微信、企業微信和微信發力,切實打通由政府到企業、由政府到民眾的最后一公里,充分利用人與物的連接,打通“基層治理”與“安全發展”的任督二脈。值得關注的是,騰訊“城市神經體”將在城市風險管理與城市網絡安全領域彰顯強大能力。 打造韌性城市,提高城市安全風險應對能力 在今年夏天的“七·二零”鄭州水災應急搶險工作中,騰訊技術綻放了力量。短短一天時間內,“救命文檔”訪問量突破250萬次;微信小程序“河南汛情-互助信息快速通道”,累計訪問量突破160萬次。來自騰訊的產品和生態,為此次應急搶險救援提供了有力技術保障。 面對無情天災,傳統的城市治理模式在災情研判、信息服務、救災指揮等方面暴露了諸多短板。騰訊“城市神經體”直擊上述痛點,在指揮體系建設、數據匯聚、基礎設施建設三大方面為數字化韌性城市建設提供關鍵支持,幫助合作城市提高安全風險應對能力。 在指揮體系建設中,騰訊依托科技動能,協助城市建立“測、報、防、抗、救、建、評”六位一體的指揮中心智慧應用,調動微信生態力量,完成從市縣區應急管理局到基層社區再到群眾的三級串聯,保障城市安全治理指揮體系有序持續運轉;在數據匯聚方面,騰訊依托大數據技術,建立城市安全主題數據庫與應急管理基礎數據庫,完善城市風險評估體系;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騰訊幫助建立城市安全風險感知網絡與災害綜合風險監測預警系統,更通過整合衛星資源,充分運用智能物聯網技術,實現AI服務對衛星遙感影像、實景視頻的解讀,進一步提升城市風險感知與監控能力。 推動網絡空間綜合治理,釋放“城市神經體”硬核價值 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11億,形成了全球最為龐大的數字社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眾生活線上化進程加快,網絡信息安全新問題也層出不窮。面對網絡空間綜合治理的新形勢、新要求,本次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網信行業架構師王金雙進行了專題分享,闡述了騰訊“城市神經體”在網絡空間治理方面的獨特優勢。 網絡空間眾聲喧嘩,亟需推動多元主體參與治理,構建多方參與的模式。在騰訊設計的網絡安全藍圖中,“網絡神經體”將聯合政府網信辦建立網絡安全藍軍,連接各委辦局、重點企業、產業園、市民民眾形成協防場景,在“惠民、興業、賦能、優政”四大價值領域做出網絡信息安全相關部署。此外,“網絡神經體”還將依托大數據基礎平臺,全力支持安全態勢感知、應急指揮、網絡空間治理等多個平臺的有序運轉,實現網絡空間綜合治理。 據王金雙介紹,網絡態勢感知是騰訊進行網絡空間綜合治理的王牌手段,所謂網絡態勢感知,是指通過綜合分析網絡安全要素、評估及預測趨勢,進行可視化呈現的一種技術方法。此外,借助騰訊“城市神經體”,城市將能夠快速建立起網絡安全應急指揮平臺與網絡應急指揮中心,在網絡安全事件事前處理、事中處置、事后處理三大環節,最大限度地、調動社會資源,最大程度打通相關部門與業務流程,為網絡空間安全治理做出切實貢獻。 全方位觸達、全過程發力的“城市神經體”,不僅為打造韌性城市與網絡空間綜合治理提供重要支持,在政務、醫療、文旅等城市治理的其他方面也將發揮重要作用。“科技向善,用戶為本”是騰訊的核心理念,更是“城市神經體”的鮮明注解,下一階段,騰訊將進一步應用和推廣這一產品,助力城市數字化治理能力有效提升,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