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C宣布,在實際辦公環境中通過分布式MIMO(注1)在28GHz毫米波頻段驗證了可實現多終端并發連接及傳輸容量的提高。與不使用分布式MIMO的情況相比,遮蔽物的干擾較少,并發連接數和傳輸容量達到了大約3倍。 這是業界首次在辦公環境中應用毫米波頻段的分布式MIMO系統。預計這將有助于構建未來可實現并發多連接、更加便捷的5G環境。 使用了Sub-6GHz頻段和毫米波頻段的5G網絡,有望實現比4G大10倍以上的大容量、高吞吐量、低時延、多連接等網絡性能與相關服務。日本國內已于今年開始部署。 Sub-6GHz頻段比毫米波頻段的可用頻段窄,因此為了增加容量,引入了大規模MIMO(注2),以擴大并發連接的終端數量。同樣,將大規模MIMO應用于毫米波頻段,可實現更大的容量和并發多點連接,被認為是每個終端都需要高傳輸容量時的最優選擇,例如室內及體育場館觀眾席等終端密度高的場所。 通過空間復用與毫米波段寬帶傳輸的組合來進一步擴展容量 然而,在毫米波頻段,由于無線電波的特性,如波長短,反射和遮蔽造成的衰減大等,所以容易受到遮蔽物等的影響,并且難以進行空間復用,這都是應用大規模MIMO時面臨的挑戰。 NEC在數字波束形成技術方面一直引領業界發展,并已將Sub-6GHz頻段大規模MIMO(注3)的應用技術商業化。此外,NEC還開發了在毫米波頻段分布的天線元件之間的數字協調技術并開展驗證活動,以解決室內移動通信存在的傳播路徑遮擋和衍射問題(注4)。 基于上述背景,NEC在實際辦公環境中使用分布式MIMO技術對28GHz頻段基站的無線電單元RU: Radio Unit進行了傳播和傳輸實驗,實際證明了在遮蔽環境中可以穩定傳輸的同時,實現多終端并發連接及更大的容量。具體來說,NEC開發了一種可有效校準相位及振幅的技術,以解決分布式天線之間的相位和振幅的校準和協調的難題。結果顯示,與未使用分布式MINO的情況相比,并發連接數和傳輸容量大約提高了三倍。 為在辦公室等障礙物導致毫米波難以穩定通信及終端高密度部署的環境中實現穩定高速的傳輸速度,NEC將繼續進行5G環境的實際驗證,為毫米波頻段移動接入網絡的普及和發展做出貢獻。 NEC將繼續通過提供“NEC Smart Connectivity(注5)”來創造新的社會價值,將人與物產生的數據超越行業界限智能地連接起來。 (注1)分布式MIMO(Distributed-MIMO) 通過事先將陣列天線的每個天線元件放置在遠離載波波長的位置,來保證獨立的傳播路徑,最大限度地提高空間自由度的技術。屬于大規模MIMO的一種實施形態。大規模MIMO按照各個天線元件的配置方法分為兩類:將已經在Sub 6頻段應用的元件間隔以大約半個波長進行近距離一體化配置的Collocated-MIMO;根據本報告進行分離配置的Distributed-MIMO。前者可以產生可掌控方向的平面波束,但由于反射和衍射等原因,空間復用度取決于獨立路徑的數量;后者不能產生可掌控方向的平面波束,但因事先有獨立路徑,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空間復用度。 (注2)大規模MIMO(Massive-MIMO) 是MIMO(Multipul Input Multipul Output)的高級技術之一,利用多個獨立收發器的自由度,同時提高了空間復用和無線傳播路徑的質量穩定性。在4G的正交頻率復用和時分復用的基礎上,通過空間復用進一步提高頻率利用效率,以此為目標而研發并導入5G。 (注3)NEC開發了可在Sub 6頻段和毫米波頻段使用的大規模MIMO技術 NEC為實現5G的高速大容量通信而開發的小型輕量超多元天線 https://jpn.nec.com/press/201702/20170227_01.html NEC全球首次實現用5G的28GHz超多元素AAS數字控制4用戶同步多路復用傳輸 https://jpn.nec.com/press/201802/20180209_05.html (注4)通過28GHz頻帶分布式天線的協同操作相干合成改進信道質量 NEC通過開發分布式安裝基站天線的技術,提高了5G毫米波頻段的通信質量--通過在公司設施內的實證實驗,驗證了該系統的有效性。 https://jpn.nec.com/press/202001/20200124_01.html (注5) 使用NEC在網絡技術和相關解決方案方面的知識和實績的網絡服務的總稱。從5G到WiFi,充分利用網絡,在社會基礎設施、制造、零售等各個領域,安全靈活地連接之前未曾連接的服務數據,實現數字轉換。 https://jpn.nec.com/solution/smart_connectivity/index.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