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信息協會主辦,中國信息協會通用航空分會、空港科技建設網、北京中際航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年第三屆民航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建設發展趨勢高峰會”在北京舉行。民航局、國家相關部委有關機關領導、民航網絡安全與信息化院士、專家和各相關單位代表參加了會議。眼神科技受邀參展。會上,眼神科技解決方案咨詢專家馮江濤發表了《基于“多模態+平臺化”的OneID方案》的主題演講。 ![]() 核心觀點 基于生物識別技術的OneID項目已成為民航領域業內共識,基于多模態生物識別融合技術和生物識別統一認證平臺,才能實現民航規模化全鏈條的場景覆蓋,打造真正的OneID。 智慧民航 “潛力”待挖“痛點”待解 當前,在數字化快速發展極大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新形勢下,“智慧民航”建設已經成為新時代民航高質量發展的大課題。推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與民航業務深度融合,培育數字化、智能化、泛在化的信息生態,對提高民航信息系統的安全防護水平,加強民航安全管理和服務水平起到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馮江濤指出,基于生物識別技術的One ID項目已成為民航領域業內共識。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等的廣泛應用,民航試點場景逐漸豐富,但尚未形成規模化全鏈條的場景覆蓋。 ![]() 馮江濤結合眼神科技在行業內的AI落地經驗,認為民航領域尚未形成規模化場景應用的原因在于痛點尚未解決。一方面,安全與隱私保護至關重要,如何確保系統建設安全與用戶隱私安全、避免生物特征偽造隱患等是民航領域關注的焦點;另一方面,在全球疫情危機的大背景下,如何突破單一技術局限性解決疫情常態防控下的精準身份認證問題,成為當務之急;最后,如何打破數據孤島,避免因為場景割裂、系統獨立、信息壁壘或信息來源單一等狀況帶來的處置不協同,進而造成不必要的資源耗費,亟待解決。安全和體驗往往處在天平兩端,如何兼顧安全和便捷成為整個民航領域都在關注的問題。 ![]() “多模態+平臺化”打造真正OneID 結合民航領域的應用痛點,眼神科技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馮江濤指出,眼神科技將目光聚焦在“多模態融合”上,將人臉、指紋、虹膜、指靜脈等多種模態生物特征實現融合,打造了多模態生物識別平臺,實現多場景、多應用、多產品、多種識別技術統一管理和超大數據底庫下快速、精準、無感知的身份認證,同時滿足識別安全性的高度、覆蓋人群和場景的廣度以及使用體驗的優化度。 眼神科技多模態融合技術已經應用于全國80以上銀行機構,經歷過金融級的落地驗證。眼神科技多模態生物識別平臺,不僅可以融合不同生物特征數據,還可以實現多算法兼容,多系統集成,多場景統一。 ![]() 將多模態融合技術應用在值機、安檢、海關、邊檢、登機口、就餐、消費等多個旅客航空出行環節,可以解決高并發、大吞吐量、超大底庫下的身份識別問題,精準確認旅客身份,包括外來“三無”、“三非”人員等。尤其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多模態融合識別相較于單一生物識別更容易實現非接觸式戴口罩識別,安全可控。同時,將旅客相關數據融合到一個統一的生物識別平臺上,可以實現旅客“數字身份識別”在機場航司、公安、口岸、安檢等跨部門、跨區域進行共建、共用、共享,就可以解鎖多次身份確認帶來的繁瑣性,打造真正的oneID。既能確保旅客身份安全又能提升旅客體驗舒適度,實現安全、便捷、快速、智慧出行。 關于安全與隱私,馮江濤強調,眼神科技以前瞻性的眼光看向整個行業發展和未來,早就在不斷關注、解決人工智能發展中的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早在2018年,眼神科技已正式聘請密碼學專家王小云院士作為眼神科技首席安全顧問,通過生物識別、密碼學以及區塊鏈等技術的綜合應用,解決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構筑AI全面風險防控體系。 ![]() △?眼神科技聘請密碼學專家王小云院士作為首席安全顧問 最后,馮江濤表示,眼神科技作為國內多模態生物識別領域的拓荒者,專注多模態生物識別領域超二十年,用戶超過7億國民,推動并見證了中國生物識別的發展歷程。未來,我國民航規模將會不斷擴大,這將給“智慧民航”的創新和應用帶來新的機會及發展空間。眼神科技將堅定多模態生物識別融合方向,讓信息更安全,讓安全更智能,讓智能更美好,為我國民航“飛起來”搭載智慧,為民航領域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