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非金屬礦產業如何在生態經濟下實現高質量發展?這是我國科技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問題。10月17日-19日,“第四屆非金屬礦科技和產業論壇”將在安徽省青陽縣舉行,主題研討“非金屬礦產業科技與發展動能轉換的戰略”。 本次論壇由青陽非金屬礦研究院、池州非金屬礦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浙江工業大學化學工程學院、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九屆礦物物理礦物結構專業委員會、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一屆非金屬礦物資源高效利用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以科技報告、產學研商資座談研討和交流對接等方式,就非金屬礦產業科技與發展動能轉換的戰略進行深入研討與對接。 青陽縣非金屬礦產資源非常豐富,石灰石、方解石、白云石資源儲量大,特別石灰石以質優量大聞名于國內外。近年來,該縣實施科技引領、創新驅動戰略,積極探索綠色礦業高效增值發展的新模式,組織成立了青陽非金屬礦研究院和理事會,聘任在國內外非金屬礦行業深具影響的浙江工業大學化學工程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周春暉擔任院長和理事長。以科技促進企業發展和產業升級,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推進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發展綠色非金屬礦產業和高度增值產業。 在“非金屬礦采選深加工產業集群”地——安徽省青陽縣,在生態經濟之區和長三角經濟帶,發展非金屬礦產業,確實面臨著很多挑戰。遵循綠色發展、科技引領、產業升級等國家政策和發展理念,結合安徽青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石安園的實際需求,論壇圍繞主題“非金屬礦產業科技與發展動能轉換的戰略”,論壇精心定制了非金屬礦復合材料、非金屬礦生物醫藥產品、白云石加工立體產業鏈、盱眙凹凸棒石科技產業升級模式、科技研發與知識產權、非金屬礦人工智能與數字技術的業內專家報告,然后在論壇中開展“產學研交流對接及池州非金屬礦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座談會”,尋求前沿科技和人才智慧和非金屬礦產業發展的問題和解決方案,讓智慧和科技給產業賦新能和布新局,共同構建非金屬礦產業的新業態,起到了送新發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創新項目、送生產要素和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多重作用。 據悉,青陽非金屬礦研究院成立之初,就聯合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9屆礦物物理礦物結構專業委員會,共同發起系列化國際型學術論壇――“非金屬礦科技和產業論壇”,并選址青陽縣為論壇常規所在地。到目前為止,論壇已經在青陽縣成功舉辦了四屆,參加過論壇的非金屬礦專家、學者遍及世界三十余國家和地區。近幾年來,在科技多重作用下,青陽縣綠色礦山創建成效顯著,礦山清潔、分類分級開采初步實現,產業構成正由粗放型煉鋼輔料、工業基礎填料向精細化新型墻體材料、裝飾裝修新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功能材料等快速過渡。同質化競爭愈演愈烈的狀況正在發生轉變,基本形成了以傳統材料為基本面的保持產業的穩健發展和以特色化功能化材料為增長面的產品差異化、產業可持續化發展的新格局。 下一步,青陽縣非金屬礦產業發展將借力非金屬礦研究院的研發和平臺優勢,強化科技對產業的服務作用,全力推動非金屬礦資源加工型企業向非金屬礦科技型產業轉型,強化科技對非金屬礦產業的布局作用,推動特色非金屬礦礦物產業發展和延伸的新理念。同時,跟蹤世界非金屬礦高新技術的發展,加速發展技術密集型的非金屬礦深加工產業,提高非金屬礦新產品開發的能力、質量和附加值,提高非金屬礦經濟效益和產品市場競爭力,努力打造通過科學技術解決方案發展好非金屬礦產業的“青陽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