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糖、高油、高熱等曾代表月餅的關鍵詞,正慢慢被低糖、低熱、健康所取代。如今,關于健康月餅,又將增加一個新的注解:新鮮。 今年中秋節前夕,良品鋪子首創的“鮮果月餅”正式面市。鮮月不但有料而且有顏。良品鋪子使用黑科技將真果粒裝入3D打印的餅皮中,讓吃貨們可以“一口鮮”。還同時以敦煌壁畫素材為元素打造出8款國潮月餅禮盒,與中秋這一中國傳統佳節的氣場完全吻合。 天下美食唯鮮不破 提到月餅,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膩”。 每逢中秋佳節,象征團圓的廣式、蘇式、潮式、京式月餅,成為多數家庭中秋桌子上必擺的一盤點心。但高熱高油的餡料,也讓忌糖、忌油一族,對食用月餅望而卻步。 近年來,月餅屆做出了許多工藝上的創新,雪月餅、冰皮月餅、流心奶黃月餅、冰激凌月餅等,不斷刷新著月餅的外延。 2019年年初,當良品鋪子提出高端零食戰略后,新產品的研發更注重解決細分市場消費者更深層的需求。良品鋪子經過分析消費者需求發現,輕卡、體重管理、塑性等成為以健康為導向的細分人群的重點需求。 “能不能吃的更健康?”在針對中秋手禮等的客戶調研中,有吃貨們對月餅等不得不吃的節令點心提出這樣的建議。 對于吃的健康,良品鋪子有著自己的理解。 去年,良品鋪子首創“7日鮮”堅果,從堅果開始炒制,到包裝、出廠、開始發貨等數個環節相加,時間控制在一周以內。“7日鮮”因此收獲了眾多追求健康美食的擁躉。 “天下美食,唯鮮不破”。秉持這一理念,良品鋪子決心研制出月餅新物種——鮮果月餅。 以人為本用心造“鮮” 鮮果月餅與水果月餅,二者一字之差,本質上卻南轅北轍。 水果月餅誕生由來已久。有媒體曾解密,水果月餅的真正餡料其實是冬瓜蓉,在摻入各種味道的水果香精和色素后,就變成了鳳梨、草莓月餅。 但這不是良品鋪子要的水果月餅。 良品鋪子認為,真正的水果月餅,應該以新鮮水果為餡,咬開月餅,就能看到一顆顆新鮮的水果粒,讓人忍不住味蕾大動。 不過,水果易發酵,對于預包裝且需要保存較長時間的月餅來說,要做到二者融合實屬不易。 據介紹,為了做出消費者需要的月餅,良品鋪子的研發團隊克服了重重難關。 首先是選餡料。餡料的品種既要被大眾普遍喜愛、營養價值高,又要在經過熬制后可以最大程度保留水果新鮮口感。 經過20多次打樣,研發團隊最終選定了葡萄、檸檬、白桃、草莓這4種餡料。 接下來是鮮果包餡。 良品鋪子的鮮果月餅采用的是首創的四重包餡。水果為第一層。豆蓉的密度太低,鎖不住水分;白巧克力熔點太低,高溫容易化,低溫容易碎。于是,包裹效果最好的麻薯成為二層餡料。第三層包餡使用的是白豆沙,可以起到定型支撐作用。第四層包餡則是時下最流行的桃山皮。 為了“吃的健康”,研發團隊用烤制工藝代替炒制工藝,讓鮮果月餅更加的低糖低脂低油。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吃貨們能肉眼可辨地找到自己心儀的口味,良品鋪子通過3D建模技術,貼心地將水果的外形打印在了月餅外皮上。 用鮮月告別“甜蜜負擔” 那么,對于良品鋪子的這些用心,消費者是否認可呢? 5月23日,良品鋪子的第一批鮮果月餅成品下線。良品鋪子的研發團隊組織了50人的試吃團,對產品進行檢驗。經過盲評,試吃團給鮮果月餅打出89分的平均分,高于當天試吃的其他所有口味的月餅。 良品鋪子還與敦煌研究院再度合作,攜手推出8款極具中國風的聯名禮盒。8月中旬,敦煌IP系列月餅正式上市,僅僅20天,在門店的銷售就達到近2000萬。 “真的有果肉”、“清新不膩”,在電商平臺,不少消費者為鮮果月餅打CALL,并且有了較高的回購率。 對于月餅這種節令性點心來說,這是個值得關注的現象。畢竟,在此之前,月餅常常承載著情誼傳遞的任務,也因此成為許多家庭的“甜蜜的負擔”,甚至成為“中國式浪費”的根源。 良品鋪子研發團隊負責人認為,作為國內休閑零食領軍品牌,做出一款國人愛吃的月餅是良品鋪子的責任。“我們希望,鮮果月餅的出現,能為月餅回歸食物本質做出一些貢獻。希望以后大家想吃水果月餅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良品鋪子的鮮果月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