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國人最早知道玻尿酸是在醫美方面的應用,而說到護膚,大家對“玻尿酸”透明質酸,HA這一物質也并不陌生。因強大的保水作用玻尿酸分子能攜帶自身500倍以上的水分和安全性玻尿酸為人體自源性物質以及修復作用,玻尿酸已經成為“護膚界的扛把子”成分。 然而,很多消費者不知道的是,早期因為技術受限,多數日常護膚品中所含的玻尿酸一般為大分子及中分子玻尿酸,具有一定的保濕效果,但僅作用于皮膚表層,無法滲透真皮層,難以達到深層保濕的效果。后來市場需求更容易吸收的小分子透明質酸——比如潤百顏所推出的玻尿酸次拋原液便是通過大、小、mini等不同分子量玻尿酸復配而成,以精簡配方發揮護膚功效。但以當時的技術水平,玻尿酸分子量的大小是不能夠隨意控制的,要想得到小分子玻尿酸只能通過化學法酸堿,但這種方法容易破壞玻尿酸分子結構,雜質高,能耗成本也高,很難大規模生產。 2011年,是華熙生物首席科學家郭學平從業生涯中極具里程碑意義的一年。 全球最大的玻尿酸研發生產企業——華熙生物688363的研發團隊在郭學平博士的帶領下成功研究出“酶切法”。這是繼發酵法后,郭學平博士帶領科研團隊在全球范圍內首次攻破了生物酶切法并實現了低分子和寡聚透明質酸的規模化生產,而郭學平博士也實現了他在玻尿酸領域的兩大技術突破之一,成為玻尿酸領域當之無愧的頂尖技術帶頭人。 ![]() 據介紹,“酶切術”的厲害之處在于能夠自由控制玻尿酸分子量的大小,獲得不同分子量的玻尿酸,尤其是低分子,大大打開了玻尿酸的應用領域。基于酶切技術,華熙生物在玻尿酸原料生產領域的優勢再次一騎絕塵。 而說回到酶切法的誕生,其實源于華熙生物首席科學家郭學平在90年代的一次實驗。當時的郭學平將團隊獲取到的玻尿酸保存在設備容器中下班回家,第二天卻發現容器內的玻尿酸全部消失了,險些耽誤了重要的實驗進程。 郭學平后來發現,“實際上玻尿酸不是消失了,而是酶解了,在實驗過程當中感染了某種微生物,微生物產生酶就分解了。” 但那次“玻尿酸的消失”卻給了郭學平啟發,他利用透明質酸酶對透明質酸的結構特異性降解,解決了化學降解法所生產的透明質酸結構破壞等問題,降解周期也由12-15天縮短至5-6小時。得益于酶切法,華熙生物得到了高活性超小分子透明質酸——納諾HA也稱miniHA,而這項酶切技術也榮獲了我國專利界的最高獎項——第21屆中國專利金獎。 ![]() 據了解,通過酶切法得到的納諾HA分子量在3k~10kDa,具有結構完整、純度高、安全性高等特點,能實現高效透皮吸收。納諾HA被華熙生物應用于自有生產的功能性護膚品中,即2014年旗下玻尿酸核心終端品牌潤百顏推出的“蜂巢玻尿酸次拋原液”。 如今,華熙生物僅玻尿酸原料就有200多個規格,能生產出世界上分子量最大超過400萬Da和最小的玻尿酸。這些原料可以應用在癌癥藥物、組織工程、外科手術、化妝品、食品等不同的領域。而依托在玻尿酸領域全球范圍內的領先技術以及在全產業鏈上的成功布局,華熙生物目前主營業務已經形成原料產品、醫療終端產品、功能性護膚品“三駕馬車”的產品線,成功地從幕后走到臺前,完成了從玻尿酸原料的研發生產到拓展至藥品、醫療美容、護膚品等領域的華麗蛻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