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多攝手機拍照一定好?2020年了這個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最近兩年不少用戶可能會對現在的手機發(fā)展趨勢心存疑惑,那就是為什么現在的手機攝像頭數量會越來越多?為什么要在原本輕薄且整潔的機身上增加這么多攝像頭呢?這么多攝像頭是否真的會帶來更好的拍照體驗呢?不用著急,今天我們就來慢慢分析一下為何如今手機的攝像頭數量為何會越來越多。 拍照已經成為了手機廠商的主要賣點 自從手機擁有拍照這個功能后,用戶對于拍照的需求可以說是越來越高,甚至希望能夠用手機去代替單反。為了去滿足用戶的這些需求,手機廠商都開始找盡一切辦法來提升手機的拍照體驗。從500萬像素到800萬,再到1300萬,甚至現在已經有手機用上了一億像素。而且從現在的手機發(fā)布會光是相機部分就能講上個半小時,也能看出相機已經成為了手機廠商的主要賣點。 同時由于近兩年國內廠商都開始著重宣傳相機部分,并會讓一家名為DxOMark的相機評測機構把新機的相機各項得分和總得分進行排名,手機廠商也會將這些得分和排名拿出來作為賣點宣傳。而用戶在看到這些宣傳之后久而久之也會覺得拍照確實是手機的重點。 多攝能夠滿足不同的拍攝需求 雖然如今手機像素越來越高,拍出的照片也是越來越清晰,但一顆手機鏡頭往往只能肩負起一項“職責”(如長焦、廣角等)。想將這些功能都融合到一顆鏡頭里是目前是不現實的,不可能說在一款厚度為8、9mm的手機上去加入一個3、4cm的超厚相機模組,這可是相當影響手機的整體美觀性的(參考三星GalaxyS4Zoom)。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手機廠商只能另辟蹊徑,既然一顆鏡頭做不了這么多事,那我就加多一顆鏡頭,你要長焦那我就加多一顆長焦鏡頭,你要廣角我就給多你一顆超廣角鏡頭。具體表現就是超廣角鏡頭能夠使得拍照的視角得到擴大,從而拍到更寬的景物,在拍攝一些大場面時會很實用。而長焦鏡頭就像是一顆望遠鏡,能夠把遠處的景物拉到近處,感知也是蠻強烈的。 因此市面上的三攝、四攝手機逐漸成為了主流,甚至有不少用戶會覺得手機的鏡頭數量越多拍照就一定好,其實不然,它是由很多因素共同組成的。 攝像頭真的是越多越好嗎? 雖然說手機攝像頭數量越多確實是可以帶來更多的拍照玩法,但這并不代表成像效果就一定好。手機成像主要由兩點決定,一是CMOS的大小和質量,簡單來說CMOS就是攝像頭的處理器,它能夠對攝像頭所捕捉到的畫面進行光感分析、色彩還原、去除雜質等一系列操作,使得整張照片看起來會更清晰。假如CMOS的底越大,就表示它能夠接受的光線面積會越大,鏡頭的進光量也會因此提升,在日常拍攝和夜景拍攝方面的表現也就會越好。 質量方面主要取決于CMOS傳感器的鏡頭鏡片使用的是什么材質,采用的什么鍍膜,鏡片數量是多少。就以鍍膜為例,鏡頭鍍膜的目的是希望能夠減少光的反射,增加透光率,從而減少因為紫外線或是暗光所帶來的“鬼影”現象,對手機的成像效果有很大影響。并且鍍膜也能讓鏡頭鏡片更加耐磨,延長壽命。 “鬼影”現象 還有一點就是廠商自己的算法優(yōu)化,傳感器保證下限,而算法才是決定上限。市面上也有不少能夠將一把好牌打得稀爛的案例,比如索尼自己就能生產手機傳感器,并且市面上的大多數手機都會用上索尼的傳感器。然而索尼在相機算法優(yōu)化上下的功夫幾乎為0,不但從來上不了DxOMark前幾名,在日常的拍攝體驗也不怎么樣。 而市面上能夠將這兩點都做好的手機基本上在價格方面都不低,也就是用戶口中的旗艦機,但是縱觀目前的中端機乃至千元機市場基本上也都是后置三攝起步。這主要是因為它們相機系統(tǒng)中加入了一顆或是兩顆“湊數鏡頭”,對于整體成像效果并沒有什么幫助。 而這些廠商會加入“湊數鏡頭”的原因也很簡單,目前大部分用戶依舊認為手機攝像頭的數量越多拍照就越強的,所以他們在選購手機時會更偏向于攝像頭多的那一款。而對于廠商來說增加這么一兩顆“湊數鏡頭”的成本并不高,但可以給這款手機帶來更多的噱頭,吸引更多的用戶去購買,何樂而不為? 但也完全不能說湊數鏡頭就一定沒用的,比如RedmiK30Pro標準版中就將微距這顆常見的湊數鏡頭進行了升級優(yōu)化,讓它變成了一顆“顯微鏡”鏡頭,增加了不少玩法。然而能對湊數鏡頭進行升級的優(yōu)化的機型并不多,所以這些手機上的湊數鏡頭越來越多并不是一件好事。 當然也不能說攝像頭數量越來越多是一件壞事,只要你能達到前文提到的兩點自然能夠在起步線上領先一步。就比如今年華為推出的P40Pro+,機身背部擁有五個鏡頭,分別為一顆廣角主攝、超廣角電影鏡頭、長焦鏡頭、超級變焦鏡頭以及一顆Tof鏡頭。并且它的五顆鏡頭基本上都是市面上最頂級的配置,也讓P40Pro+成為市面上首款搭載10倍光學變焦技術的手機,再加上華為多年來對于相機算法的研究,讓這款手機真的成為了目前的拍照機皇。 手機拍照的發(fā)展趨勢 對于那些旗艦機來說,攝像頭數量越多就代表著制造成本會越來越高,同時還會使得機身內部的結構變得更加復雜。原本手機的內部空間就已經很珍貴了,如果再繼續(xù)增加攝像頭數量的話,那未來的手機也只能越來越厚,越來越重,在手感方面開倒車。 雖然目前無法確定未來兩年會不會出現六攝、八攝這樣子的配置,但我個人認為在如今最恰當的配置就是后置三攝(廣角+長焦+超廣角),只要用上不錯的傳感器和不錯的算法調教完全可以滿足用戶的大部分拍照需求了。畢竟我相信誰也不想在未來見到一臺機身背部一半都是攝像頭的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