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氣膜煤場封閉,竣工投入運營2年,接連遭遇強對流、高溫、雷暴、冰雹、4次強臺風,以及有氣象資料記錄以來歷史最高值年度強降水,經歷種種惡劣天氣的考驗之后,會是怎樣的一種面貌? 監控系統、消防系統、排水系統、通風系統、照明系統等是否完好如初?連接鋼索是否有位移?膜材抗拉強度表現如何?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去看看衡水氣膜項目的情況。 舊煤棚有了新形象 這是一個發電廠氣膜封閉儲煤棚,位于河北衡水市人民西路3389號,由一大一小兩個氣膜跨越70米空間連體而成,大氣膜長210米,寬145米;小氣膜寬70米,長80米;均采用突破氣膜技術世界難題的新型多鉸拼接技術。 該項目為煤場防風抑塵網棚化改造工程,由中成空間(深圳)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承建。煤場總儲量為10萬噸,改造前煤場為分南、北二部分,中間為斗輪堆取料機的基礎軌道及輸煤皮帶機。 新的氣膜煤場,科技含量高,工藝技術新,智能應用多,實現了在存儲、運輸、消防、監控方面的智能化和環保化,受到業主的充分肯定。 壞天氣成為大考驗 2018年6月至7月,衡水市多地出現強對流,風災雹災接連而至。由于受高空槽、低渦切變線和低空急流的影響,出現了大范圍強降雨天氣,并時常伴有強雷電和雷暴大風。 加上余威猶在的“利奇馬”超強臺風,這一年多來,衡水市經歷了4場臺風,另外三次是“安比”、“摩羯”和“溫比亞”,都是狂風夾暴雨,一場比一場狠,破壞力強極強,影響力極大。特別是2018年8月13日至20日,一周內遭受兩次臺風影響,全市平均降水量291.4毫米,是常年的7倍,多地遭受嚴重洪澇災害。 2019年8月15日,衡水市再度遭遇8級大風,從傍晚開始,天昏地暗,暴雨傾盆,一直持續到深夜,出現了強降水過程,全市平均降水量12.7毫米,最大降水40.5毫米。當天,臺風“利奇馬”以每小時30公里的速度向北偏西移動,強度維持或略有增強。造成部分房屋、大棚、供電線路、農作物、樹木受損。 有備而來,淡定從容 面對如此惡劣天氣,衡水氣膜可謂是“有備而來”,做足了“功課”。 首先,在設計方面,采用了高達12級抗風標準,氣膜材料采用極限抗拉強度標準。排水系統針對強降水天氣,也從位置、容量、高差等方面作了精心設計,這樣一來,整個氣膜煤場,面對狂風暴雨,便顯得輕松淡定。 其次,編繩、夾具、襯墊的環環相扣,通過鋼拉索、預埋件錨,對整體膜結構起到加固作用,鋼拉索外部均有PE保護涂層;選用的防爆電機、防爆開關、防爆電纜、防爆燈具、重力感應裝置等,應對強雷電和雷暴方面,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事實證明,獨家專利技術、精心的設計與施工、新材料新工藝和科技智能設備的應用,是衡水氣膜得以實現環保功能最大化的前提,而這一年多來,面對惡劣天氣依然“我自巋然不動,勝似閑庭信步”,無疑是專業化、精細化運維人員在氣膜煤場質量安全方面,交出的另一份讓業主滿意的成績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