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文·凱利作為硅谷的思想家,在回答如何預測未來的時候,說過一番特別有價值的思考:大家都只關心明天是否下雨,但卻忘記了未來會進入什么季節。這句話也很適合當下新能源電動車領域,人們過于關心電動車產生的問題,而忽視了一場關于車的革命已經到來。 4月20日在北京舉行的2019前哨大會上,投資實戰歷練出來的全球科技創業產業專家,海銀資本創始合伙人王煜全,在"十大科技趨勢"預測中強調:車的革命已經到來,以后 沒有GPU的車可以不用買了。并在大會上向外界介紹了他一直看好的新能源造車新勢力拜騰,并邀請拜騰首席執行官戴雷博士在前哨大會的舞臺上,解讀拜騰所理解的"電動車革命"。 通過智能大屏,車可以更好的學習人 拜騰是國內造車新勢力的一匹黑馬,量產車將在今年三季度全球首發,拜騰首席執行官戴雷博士非常贊同王煜全所解讀的車的革命。戴雷博士認為,智能化的車,也讓車主擁有無縫流暢體驗,不需要在手機、汽車之間切換。一個大屏掌握導航、通訊、娛樂、車輛狀況等全部信息進行"多線程作業",車輛與人完美融合;此外通過語音手勢等方式與車輛交互,也更符合人的行為習慣,操控更為自然。 在智能手機初期,前沿觀點認為手機就是人體的一個器官,是人身體的延伸,這一觀點已經被大多數人所認同。而戴雷博士在前哨大會的觀點同樣很前沿。"過去人學車,現在是車學人,汽車也是人的延伸"。戴雷把智能汽車比作漫威電影《鋼鐵俠》中的智能管家,動力系統是人的行動延伸,帶人們去遠方;而智能系統則是人的思維延伸,通過自動駕駛技術,為駕駛者提供助力和參考。 科技企業進入3.0,"端到端"的價值鏈 在今年的前哨大會,王煜全首次公開全面解讀科技企業3.0概念。 科技企業3.0時代,王煜全稱之為"端到端"的價值鏈。比如基因測序、生物制藥、自動駕駛就是這樣的產業,"一端"是高校實驗室、研發中心的科學研究,工程師把它做成產品。另"一端"是產品實現大規模量產之后,送到消費者手中。只有完成"端到端"的創新,整個價值鏈才算完成。 王煜全之所以多次力挺拜騰,也是因為拜騰發展模式較好的詮釋了科技企業3.0的價值:中國復雜制造的領先能力,可以為全球科技產業賦能。先進的全球研發能力,加上中國制造,二者相加才是一個全球化的完整產業鏈。這也是拜騰等一批造車新勢力在中國快速發展的原因,中國制造的領先能力和市場規模將給全球科技新興公司,提供彎道超車的絕佳機會。 據悉,拜騰量產車將在今年三季度全球首發,真正實現"端到端"的創新,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有更多人可以體驗到拜騰電動車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改變,讓人們期待的趨勢成為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