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4日,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指導,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空間信息技術與應用工作委員會、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元宇宙與地理空間信息工作委員會、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員會主辦,易智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中國智慧城市百人會承辦的“元宇宙與數字經濟論壇”在2022服貿會國家會議中心大宴會廳B廳召開。大會圍繞“大數據、孿生城市與元宇宙”為主題進行討論。 元宇宙與數字經濟論壇現場 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黨支部書記,監事長殷學斌、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副秘書長,標準工作委員會主任鄭華林、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秘書長趙國棟、北京市昌平區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張鵬飛、北京市大興經濟開發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華龍、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空間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易智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 裁何寧、北京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大學空天信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承旗、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企業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研究院院長姚建明、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數字金融生態服務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饒洪龍、中科潤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東偉、《中國經貿》雜志社副社長劉璐、易智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大數據事業部總監劉春影參加了本次分論壇。 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副秘書長,標準工作委員會主任鄭華林致辭 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副秘書長,標準工作委員會主任鄭華林致辭表示,國務院于2021年12月12日,印發了“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將數字經濟升級為國家戰略,元宇宙作為新型科技融合應用形態是繼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之后的新一代信息網絡形態,是我國數字經濟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元宇宙科技包含了數字現實、人工智能、區塊鏈、數字孿生、物聯網等,用來構建新一代信息網絡的信息技術矩陣。積極推進元宇宙科技的突破和發展,是助力國家戰略新型產業政策落地的重要舉措。 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秘書長趙國棟作主題演講 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秘書長趙國棟進行了《元宇宙:大視野、大融合、大變革》的主題演講。趙國棟表示,我們需要把元宇宙鑲嵌到人類文明的發展脈絡和世界格局的大變革中,以更廣闊的視角去看待和理解元宇宙。目前,人類文明已經從采集文明發展到數字文明的全新歷史階段。數字文明是圍繞人類精神需求,以人類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核心,從而將人類文明帶入到全新階段。在元宇宙時代,人類的認知方式發生了變化,臨場感體驗式地、演練式地學習方式將成為主流,虛擬的體驗帶給人類真實的知識和技能,讓人類學習領域發生變化。歸根結底,數字時空是程序和自編程來實現的,同樣也是人類設定的,從而實現元宇宙空間與物理空間的聯系,通過數字孿生、數字源生和虛實共生等進行呈現。 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空間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易智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何寧作主題演講 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空間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易智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何寧在現場以《地理信息技術,支撐數字孿生,服務數字經濟》為主題進行了演講。何寧表示,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加速發展,人類社會正在進入以數字經濟為主要特征的全新階段。近年來,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5G通信、虛擬技術、數字孿生、物聯網等新技術與地理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和跨界發展,大幅提升了地理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和水平,拓寬了應用場景和領域。在全球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當下,元宇宙已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成為支撐更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技術,而地理信息技術已成為元宇宙發展的重要支柱。 何寧指出,地理信息技術與IT領域眾多新技術的融合后,在分析功能上不斷得到增強,使我們能夠通過預測建模,時空分析,實時信息攝取,交互式可視化分析,大數據,GeoAI,影像及柵格分析等來看待和理解新事物,創造新的洞見。目前,我們正迎來新一輪IT革命的浪潮,它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社會,并使我們的未來可持續發展。地理空間基礎設施將在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從而助力數字化轉型,賦能數字經濟的發展。 此后,北京市昌平區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張鵬飛、北京市大興經濟開發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華龍、北京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大學空天信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承旗等參會嘉賓先后進行了主題演講。 易智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大數據事業部總監劉春影作主題演講 易智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大數據事業部總監劉春影以《空間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研究與實踐》為主題進行了演講。劉春影認為,時空大數據在多個領域都起到了支撐性作用,如自然資源、交通、環保、電信、住建、城市規劃等行業,對于時空大數據管理及治理、時空數據血緣關系追溯、分析計算、洞察挖掘等需求。劉春影介紹了全新版本國產地理信息系統GeoScene 3.1的產品體系機構,即1個平臺、2朵云、3個端+N個應用的模式。同時,她在現場展示了空間大數據支撐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的實際案例,通過GeoScene空間大數據產品所提供的分布式計算能力,進行一系列業務模型構建,從而支撐了不同業務處室的多項業務,如耕保處、礦業權管理處、用途管制處等。此外,除了重大項目,在日常的營商環境、基層辦公中更是提供了強大助力,比如村鎮的鄉村振興項目、高鐵用地項目審查、農房選址審查等一系列常見的業務。 她表示,大數據已經成為驅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核心動能,而“空間大數據”更揭示了大數據的時空觀,把大數據放在空間和時間的四維中研究,使其價值最大化。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相互作用下,將開啟數據驅動業務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