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南寧訊(記者周驍駿、童政)記者日前從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廳了解到,廣西審計部門去年持續深化企業審計,積極承接國有企業監事會職責,加強對國有企業進行“經濟體檢”,使國有企業混改加速見成效。 2020年,廣西審計部門對廣西建工集團等企業開展資產負債情況、投資情況、混合所有制改革情況專項審計時,發現建工集團在資產負債、投資、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存在的問題。審計部門對涉及廣西建工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資產評估的問題等,指出應當按照規定對折價財產進行評估,以評估確認價格作為確定國有資本出資額或者股份數額的依據。 在審計部門的“經濟把脈”中,廣西建工集團全面推進混改。去年8月,綠地集團成功受讓廣西建工集團66的股權,標志著廣西建工集團成為廣西第一家集團層面整體混改的自治區直屬國有企業。 廣西建工集團混改成功,是廣西審計部門積極為國企進行“經濟體檢”的一個縮影。廣西審計部門探索制定出臺加強廣西直屬企業審計監督辦法,完善經常性審計監督、審計定點聯系、列席企業會議、審計監督支持配合、監督會商(協調)等工作機制。審計部門從2019年開始實現每年對廣西直屬企業專項專題審計全覆蓋,每年開展一定數量的企業主要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 記者了解到,2020年廣西安排了自治區直屬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情況專項審計調查、77家自治區本級金融類國有全資控股企業2019年度營利能力及風險情況專項審計調查、部分地方國有小額貸款公司和融資擔保公司兩類金融機構經營情況審計。國有企業審計監督在促進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國有資本運營質量、提示國有企業經營風險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同時,為深化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審計監督,2020年廣西在全國審計機關中率先建立了監事會職責劃轉審計機關后強化國有企業審計監督的制度機制,印發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監督工作辦法(試行)》,主要明確了監事會職能劃轉后審計廳做什么、怎么做,國資監管機構和企業如何形成監督合力、提高審計監督效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