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藍又叫掐絲琺瑯,是一種瓷銅結(jié)合的獨特工藝。 制作景泰藍先要用紫銅制胎,再用扁細的銅絲在銅胎上粘出圖案花紋,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琺瑯釉料鑲嵌填充在圖案中。 這道工序完成后才是反復(fù)燒結(jié),磨光鍍金。可以說,景泰藍的制作工藝既運用了青銅工藝,又利用了瓷器工藝,同時又大量引進了傳統(tǒng)繪畫和雕刻技藝,堪稱中國傳統(tǒng)工藝的集大成者。 制作掐絲琺瑯關(guān)鍵的五步:掐絲、點藍、燒藍、磨光、鍍金。 不得白芨花不開,不經(jīng)八卦蝶難來,不受水浸石磨苦,哪能留得春常在” 掐絲 : 用鑷子將壓扁了的細紫銅絲掐、掰成各種精美的圖案花紋,再蘸上白芨粘附在銅胎上,然后篩上銀焊藥粉,經(jīng)900度的高溫焙燒,將銅絲花紋牢牢地焊接在銅胎上。 工藝美術(shù)大師米振雄堅持“景泰藍首要的是手工藝美,從打胎到磨光,都必須是手工藝”。看他做掐絲,是一種安靜的欣賞。 大師一邊用手指甲蓋抵住紫銅絲,另一只手抓著鑷子,拉長、彎折、回旋。如何拿捏花樣的形狀、掰出弧度大小,全憑師傅一雙巧手。 點藍 : 點藍是藝師把事先備好的琺瑯釉料,依照圖案所標示的顏色,用由銅絲錘制成的小鏟形工具,一鏟鏟地將琺瑯釉料填充入焊好的銅絲紋飾框架中。 點藍時要填得飽滿、平坦,重輕色都靠師傅的把控,需一邊填色,一邊用吸水布吸干多余釉料。什么顏色要涂多少層釉料,一層都不能少,因為圖案的明暗變化,色彩的深淺過渡,都在這毫厘之間凸現(xiàn)。 燒藍 : 整個胎體填滿色釉后,再拿到爐溫大約800℃的高爐中用一些礦物石頭粉作燃料烘燒,色釉由砂粒狀固體熔化為液體,待冷卻后成為固著在胎體上的絢麗的色釉。 磨光: 磨光時,師傅用粗砂石、黃石、木炭分三次將凹凸不平的藍釉磨平,凡不平之處都需經(jīng)補釉燒熔后反復(fù)打磨,最后用木炭、刮刀將沒有藍釉的銅線、底線、口線刮平磨亮。 鍍金: 將磨平、磨亮的景泰藍經(jīng)酸洗、去污、沙亮后,放入鍍金液糟中,然后通上電流,幾分鐘后黃金液便牢牢附首在景泰藍金屬部位上了。再經(jīng)水洗沖凈干燥處理后,一件斑斕奪目的景泰藍便脫穎而出了。 鍍好金的景泰藍再配上一座雕刻得玲瓏剔透的硬木底托,更顯出景泰藍雍容華貴、端莊秀美的姿色。 新中國成立后,景泰藍歷經(jīng)了時代的變遷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品種包括景泰藍和花絲景泰藍兩大類。其中景泰藍產(chǎn)品又分為金地景泰藍和藍地景泰藍兩大部分。 物品不能言語 它的價值和傳承,全仰仗人心的取向 600年來,景泰藍的雍容華貴從不因歲月而磨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