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是許多寶寶成長過程中及易患上的一種皮膚病,發(fā)作起來常常令寶寶哭鬧不已,為此很多家長愁煩不已,甚至有部分家長在還沒搞清楚,寶寶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濕疹就貿然用藥,導致寶寶濕疹癥狀加重,因此我們要根據(jù)寶寶癥狀與原因來選擇治療的方法。 1. 滲出性濕疹 在寶寶出生后的6個月中,有部分較為肥胖寶寶容易患上滲出性濕疹,常出現(xiàn)在面部臉頰兩端,以紅色成片的米粒丘疹狀為特征,在發(fā)作時,寶寶容易不斷抓撓,導致病情加重到全臉。 2. 干燥性濕疹 這類濕疹一般出現(xiàn)在6-12個月大的寶寶當中,常出現(xiàn)在頭皮與眉間等部位,癥狀表現(xiàn)為皮膚紅腫,有斑片狀比較密集的小丘疹,會有鱗屑結痂及硬性糠皮樣脫屑。 3. 脂溢性濕疹 這類濕疹主要在3個月以內的寶寶當中較常出現(xiàn),以臉頰、前額、眉間部位發(fā)作較多,嚴重會蔓延至嬰兒的后頸、腋下和股骨溝等部位,癥狀表現(xiàn)為皮膚潮紅并攜帶黃色較油膩的結痂。 除了濕疹類型的還有寶寶的患病原因,只有弄清病因才能夠對癥下藥。對于濕疹的病因主要有兩大方面。 外在原因 外在原因主要是因為寶寶日常的皮膚護理工作不到位所致,例如,寶寶的皮膚干燥、細菌感染、劣質衣物、等等的一系列的外界都均可引起寶寶濕疹。 內在原因 內在的原因就比較難以控制,因為內在的因素是指嬰兒免疫系統(tǒng)不完善,對外界所產生過激的免疫應答,一個正常的免疫系統(tǒng)只會對那些有害的物質,進行攔截與清除,但紊亂的免疫系統(tǒng)對無害與有害的判斷就容易出現(xiàn)問題。例如,當寶寶食用雞蛋、花生、牛奶等類的無害食物,卻引起寶寶的過敏反應,這就是免疫應答的過激表現(xiàn)。 如何解決呢? 對于外在原因,我們需要多學習一些關于濕疹的日常護理知識,并加以認真的實操就可以了,但內在原因,則需要藥物的控制,以及益生菌調理,在藥物上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止癢軟膏或抗組胺藥來控制癥狀,對于益生菌可以選擇利敏舒益生菌,它能從根源調節(jié)寶寶的免疫系統(tǒng),達到減少過敏反應的發(fā)生,并且利敏舒還可助吸收消化,令寶寶健康茁壯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