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你的 “葛優躺”,讓身體活動起來;運動之余,不妨多多享受一下陽光的沐浴;在別人需要的時候提供一些幫助……保持輕松愉悅的情緒狀態,是抵御病毒的天然“疫苗”。 在科學界,已有大量的研究證明,社會關系的隔離、太陽光照的缺乏以及軀體運動的減少都與人類孤獨感、焦慮、抑郁情緒的增加有關。 當我們產生恐慌、焦慮和抑郁情緒,便會影響我們的機體免疫系統,進一步增加我們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反之,當一個人心情愉悅輕松,免疫系統的效能可以發揮的更好(即抵抗力更高),被病毒侵蝕的可能性就會降低。在這里,我們想分享的關鍵詞是“輕松愉悅的情緒狀態”,這可能是我們抵抗這次疫情的另一個重要的天然“疫苗”。 那么,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面對有限的空間環境,我們該如何做才能盡可能多一些輕松愉悅的情緒,少一些焦慮抑郁的情緒?以下列出3個建議供大家參考。 運動 利用有限的空間和可獲得的資源進行身體鍛煉。當人開始運動時,大腦中的一個特殊地方(中腦邊緣系統)就會開始釋放一種特別的物質,叫做多巴胺。巧的是,當人感受到輕松愉悅時,在相同的位置也會分泌大量的多巴胺。已有研究證據表明,有運動習慣的人通常要比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幸福感更高;在臨床上,越來越多臨床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生也一致地認為,運動訓練可能是除藥物外的一種非常有效的非藥物干預手段。 所以,現在開始,停止你的“葛優躺”,讓我們站起來,讓身體活動起來。平板撐,仰臥起坐,俯臥撐,有氧操,瑜伽等任何可以進行的有氧或者無氧運動的方式都可以。 曬太陽 盡可能多沐浴一些陽光。當陽光照射到我們人體時,可以自動生成90%以上人體所需的維他命D,而體內適量的維他命D保證著人類的情緒健康。相反,當照射到的陽光不足,體內的維他命D含量較低時,就容易感受到抑郁情緒,這也是為什么在光照時間較少的北歐國家,抑郁率的發生率會比其他地區高的原因。 在臨床上,服用維他命D藥物,以及光照治療被用來輔助治療抑郁癥患者,取得了不錯的治療效果。因此,在我們運動之余,不妨多多享受一下陽光的沐浴。如果天氣晴朗,我們可以利用陽臺,飄窗,天臺,每天20分鐘-30分鐘就可以。如果連續陰天,沒有陽光,我們也可以試試家用取暖器,利用熱光源模擬太陽自然光照,只是時間不宜過長。 幫助他人 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多一點利他助人的行為。在科學界,助人利他可以給人帶來愉悅和幸福的關系已經得到了大量證實。過去有人整理了24項相關的研究,并通過元分析的手段(一種匯總分析的統計手段)告訴我們,當人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無論是通過經濟上的支持,還是精神上的寬慰,都會在一定程度上給人帶來愉悅和幸福的感受。 另外,研究者利用先進的功能核磁共振技術對利他行為的大腦機制進行探索,他們也發現了利他行為(比如捐贈金錢)會讓人腦中負責獎賞的神經環路(中腦腹側背蓋區)開始活動,而這個地方與給人帶來滿足感的食物所引起的大腦神經活動恰好吻合。所以,如有可能,在別人需要的時候提供一些幫助,比如,當你的防護用品、食物、水或者其他資源有富余的時候,去幫助一下那個在你面前急需的人吧。 這個特殊的時期,我們站在一起,盡量保持輕松愉悅的情緒狀態,利用天然的“疫苗”,一定可以度過這次新冠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