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骨髓瘤需要早期診斷,分層治療,更深緩解,更長生存,已經成為國際共識。” ——周莉莉,上海嘉會國際醫院腫瘤中心運營副主任、副教授 美國2019癌癥數據出爐,癌癥死亡率持續下降,總體相對1991年峰值下降了27%,相當于死亡人數減少262萬;預計2019年美國癌癥新發病例將達到176萬余例,比起去年略高,但是預計死亡病例60.6萬比去年略低。相信腫瘤醫生對此報告有不同的解讀,也有各自的擔憂。在中國,在嘉會,這份數據意味著什么? 本期邀請嘉會國際醫院腫瘤中心運營副主任、血液科副教授周莉莉醫生,介紹多發性骨髓瘤(MM)在國內外的診治情況,并帶來前不久美國血液學會年會(ASH)報告的臨床最新進展。用科學傳遞希望。周莉莉副主任在嘉會國際腫瘤中心任職,嘉會國際腫瘤中心是哈佛大學最大的教學醫院麻省總醫院在中國的合作醫療機構,位于上海徐匯區。 問:您對這個報告顯示相關數據的解讀或者觀點如何,可否與我們分享? 周醫生:2018年全球約有1800萬新增腫瘤病例以及960萬癌癥死亡病例,其中我國腫瘤新發病例約380.4萬例,死亡病例229.6萬例,超過全球癌癥新發病人數的20%。主要原因在于: 1)高發癌譜不同:我國肝癌、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等消化系統腫瘤占很大比例,而美國高發前五位為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大腸癌,黑色素瘤; 2)早期預防不足: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1/3的癌癥可以預防,1/3的癌癥可以治療,1/3的癌癥可以治愈。目前中國腫瘤發現時普遍偏晚,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3)人口老齡化加劇:我國癌癥數據顯示,40歲以后惡性腫瘤發病率急劇上升,在80歲達到高峰,癌癥發病及死亡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增高; 4)個體治療差異:腫瘤發病機制復雜,個體化精準治療難度大,且晚期復發轉移率高,副反應多耐受性差。 因此,早期預防和篩查,及時診斷與治療,制定個體化的精準方案,是改善腫瘤預后的關鍵。 問:談談您目前最關注的瘤種?這個瘤種目前在發達國家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的發展趨勢?對此您有什么評價? 周醫生:多發性骨髓瘤(MM)是位居第二位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發病率超過急性白血病。國際骨髓瘤基金會(InternationalMyeloma Foundation)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約有75萬名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歐美國家MM發病率高于亞洲,但死亡率較低,新藥發展迅速,而且可以很快臨床廣泛應用,但規范化診療手段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很難完全實現。 問:目前有關多發性骨髓瘤(MM),國際上最前沿的治療方案是什么樣的?還存在什么棘手的問題? 周醫生:近年來, 從分子生物學機制到細胞遺傳學分層,從診斷標準到預后評估,從個體化方案到整體治療策略,MM領域都取得了驚人的進展。新藥不斷發展,尤其是蛋白酶體抑制劑、免疫調節劑、 單克隆抗體及免疫治療的臨床應用,明顯延長了患者生存時間,改善了生存質量。 最近的美國血液病學會(ASH)年會上, MM領域報道了許多激動人心的進展,包括高危冒煙型骨髓瘤的早期診治,低劑量CT取代X片用于骨篩查,Daratumumab單抗聯合傳統方案治療癥狀性MM,靶向BCMA的CAR-T細胞免疫治療,分層維持治療等等。早期診斷,分層治療,更深緩解,更長生存,已經成為共識。然而目前,MM仍是一種不可治愈的疾病,多數患者難逃最終復發耐藥的結局,需要規范化、個體化、整體性的全人管理。 問:關于中國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病率、死亡率以及篩查、治療方法,您是否可以介紹一下概況?您認為國際上可以借鑒的標準或做法是什么? 周醫生:根據現有的流行病學數據,中國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病率約為十萬分之一。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診斷水平逐步提高,患病人數也呈逐年遞增趨勢。同時,與全球數據相比,中國骨髓瘤患者診斷時中位年齡更低,疾病進展更晚期,難治比例更高,也更多使用傳統藥物。目前公眾對多發性骨髓瘤的認知程度普遍偏低,主要是疾病起病隱匿,癥狀不典型,與其他科室疾病很難區分,容易導致患者延誤最佳治療時機。90%以上的患者在發病初期僅表現為貧血或骨痛,還有約50%表現為腎臟功能損傷。因此,除了禁煙少酒,積極鍛煉,早期篩查,合理飲食等常規腫瘤預防措施以外,骨髓瘤的預后改善更重要的是提高對疾病的認知。中老年人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骨痛、病理性骨折、腎功能不全、高鈣血癥和反復感染等癥狀時,應注意完善固定電泳、血清游離輕鏈、骨髓細胞學檢查等排查骨髓瘤可能,以實現早診早治,更全面規范的個體化分層治療。 在美國,腫瘤方案的制定依據循證醫學,強調多學科聯合,尤其重視個體化策略,早期內科、外科、放療、介入等多學科專家聯合會診,討論決定更適合患者的整體治療方案,可以幫助患者少走彎路,把握最佳治療時機。 問:希望在嘉會這個平臺,如何能夠使這樣的標準落地,使中國的患者獲益? 周醫生:嘉會國際醫院腫瘤中心旨在為中國腫瘤患者提供?“第一時間多學科干預”、“國際團隊全程聯合決策”、“醫患同時在場”的國際多學科聯合診療(MDT)。不僅可以提供化療、手術、營養、康復、心理、舒緩等一站式綜合服務,且醫保覆蓋減輕患者負擔,循證醫學體現國際標準,確保每一位患者獲得個體化的精準治療方案,幫助把握最佳治療時機,實現早診早治和全人關懷。 問:在嘉會,您是否收治過關于多發性骨髓瘤的患者? 周醫生:我在嘉會收治了不少MM的患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他們的堅強不易、樂觀積極常常令人感動。我深深懂得,再堅強、勇敢、無畏的戰士,面對疾病時的無助、恐懼和絕望都一樣。他們需要的不僅是規范、有效、及時、早期的醫學診治,更需要傾聽、理解、支持和鼓勵?!坝袝r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奔热怀蔀獒t生,必當全力以赴。 專家介紹:周莉莉?(擅長骨髓瘤、淋巴瘤及白血病的診治) 周莉莉醫生現任嘉會國際腫瘤中心醫師,兼任嘉會國際腫瘤中心運營副主任。周醫生2004年畢業于第二軍醫大學臨床醫學七年制,獲醫學碩士學位;2007年于上海長征醫院獲血液學博士學位。2012-2014年期間,她在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血液腫瘤科完成了2年博士后工作。加入嘉會前,周醫生先后在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和長征醫院工作,周醫生從事血液內科臨床工作10余年,擔任血液科副教授、副主任醫師。擅長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的診治,及造血干細胞移植和分層靶向治療。 周莉莉醫生先后主持并完成過美國UCSF骨髓瘤轉化醫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浦江人才計劃、中國醫師協會骨髓瘤專項基金等,并參與過多項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研究及國家和省市級臨床研究。她以第一作者發表過10余篇SCI文章。? 周莉莉醫生現為美國腫瘤協會(ASCO),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實驗診斷學移植免疫組及中華醫學會上海分會會員。 參考文獻: 1.CA Cancer J Clin2019;0:1-28.? 2019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CA Cancer J Clin2016;66:115-132. VC 2016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3.《中國多發性骨髓瘤診治指南(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