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又有小孩戴OK鏡,把眼睛搞壞了。” “真的嗎?看來戴OK鏡的副作用很大,咱就別花這冤枉錢了!” OK鏡對于家長們的吸引力在于,戴上它可以控制孩子的近視度數加深。但是,幾乎每年都會爆出有青少年因配戴OK鏡而造成對眼睛傷害,讓想為孩子驗配OK鏡的家長們望而卻步。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OK鏡會變得不OK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下面這則案例—— 六年級的小李(化名),近視度數已經達到了400度,小學畢業后的暑假,度數又有所上升。在杭州當地一家眼鏡店換框鏡時,店員和小李的爸媽說,“任由孩子度數這么漲下去肯定是不行的,高度近視對眼睛傷害很多,還會影響學習。現在很流行通過OK鏡來控制近視,而且價位也有得選擇,幾千至上萬都有,提前定制就好啦。” 一來二去,小李的父母動了心,做過幾項簡單的檢查后,就在店員的推銷下配了所謂的OK鏡。但兩周以后,小李卻告訴爸媽,自從戴了這OK鏡以后,眼睛總是不舒服,還發紅流淚,視力也下降得特別厲害。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對粗心的父母趕忙帶著小李來到浙江省眼科醫院之江院區。結果發現,小李的角膜上皮剝落,已經有了感染的癥狀。 小李爸媽的第一反應是后悔給孩子配了OK鏡,但主治醫師鄧軍卻明確告訴他們,這“鍋”OK鏡可“不背”!其實,真正釀禍的不是OK鏡本身,而是:沒有到有資質的醫療機構配,驗配之前沒有正規的檢查,以及缺少及時復查和認真護理! 鄧軍醫生指出,國內外通過長期的學術研討,肯定了OK鏡防控青少年近視的作用,它和戶外活動、低濃度的阿托品眼藥水,并稱為“近視防控的三駕馬車”。因而,OK鏡本身是很OK的。但是,想讓它對近視防控起到效果,又保證其安全性,家長們務必牢記以下幾點: 一、不是什么地方都能配OK鏡 中國衛生部和衛計委重新審核了OK鏡,并就醫療機構驗配角膜塑形鏡的執業管理提出以下要求: 1、角膜塑形鏡必須在具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二級及以上的醫療機構進行驗配 2、該醫療機構驗配人員中的醫師應具有中級以上眼科執業醫師資格,技師要求具有中級以上技師職稱 3、須在專業眼科醫生的配合下完成驗配工作 二、不是什么鏡片都能叫OK鏡 OK鏡是經過特殊設計的硬性隱形眼鏡。佩戴角膜塑形鏡時,將鏡片放置在角膜上表面,使鏡片與角膜間的空隙靠淚液填充。每天晚上睡覺戴8小時左右,到了白天,眼睛就會處于不近視或降低了的近視狀態,裸眼視力清晰,不用再戴眼鏡。 我們國家對OK鏡的管制很嚴格,市面上有資質的OK鏡才一二十個牌子,價格也較貴,幾千到上萬不等,一定要謹防假冒偽劣的OK鏡。 三、不是配了OK鏡就萬事大吉 在配OK鏡之前,要經過一系列詳細檢查,包括電腦驗光、裂隙燈檢查、眼壓檢查、角膜曲率、主覺驗光、角膜地形圖等等,確定眼睛是否符合配戴OK鏡的條件。 試戴OK鏡沒問題了后,正式開始戴OK鏡,一定要記得在第2天,第1周,第1個月,第3個月,第6個月定期復查。 此外,還要按規范摘戴和清洗鏡片,每天戴鏡不少于8小時,不多于12小時,嚴重感冒、發燒等情況應停戴。在配戴過程中有任何不適癥狀發生,立刻咨詢醫生,停片、治療、換片也都應該聽從醫生的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