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新年,很多人都買了新衣服新鞋,但你知道嗎?你脫下來的舊鞋,鞋底的磨損狀況反映了身體的疾病狀況。 生活中,穿過的鞋的鞋跟兒總是難免要磨損,但有些人磨得太過“偏心”:鞋跟的內側或外側日久了會像被刀削一樣,鞋跟已無法讓鞋直立。對此有些人認為無所謂:找修鞋師傅粘一下就完事兒了嘛。其實,事情遠沒有那么簡單。 網上有傳言說: 鞋底內側磨損較多,可能是小腿向外彎曲,有形成X腿的危險; 鞋跟內側磨損的人要警惕佝僂病、脛骨發育不全; 而鞋底外側磨損較多,則表明小腿脛骨向內翻,有形成O形腿或“內八字”的風險。 這是真的嗎? 醫生介紹,確實有一定道理。正常人步行,呈輕度外八字形,鞋跟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磨損,磨損位置集中于后跟外側,且對稱。通常情況下,如果新買的鞋子,半年磨掉20%以內,一般視為正常的。如果3個月內就磨損掉20%~30%,就不是走路姿勢的問題了,基本上可以判斷是身體出了問題。常見的原因,有髖關節疾病, 像先天性髖關節半脫位,髖關節發育不良,脊柱側彎等。
骨科專家介紹,鞋底磨損和走路姿勢有關。如果走路姿勢不正確,不僅會有損健康,還會導致某些疾病。 1. 低頭駝背走路——有損肌肉、頸椎、心肺 走路時低頭駝背、脖子、肩膀前傾,會造成脊柱正常生理彎曲的S形發生改變,周圍的肌肉韌帶、軟組織長期處于僵硬狀態,導致脊柱兩邊腰背肌的筋肌膜炎發作;而脊柱變形后,為了支撐頭的重量,脖子、肩膀和腰便會承受相當大的壓力,容易造成這三個部位和大腿肌肉酸痛,引起頸椎病等;走路時心率加快、呼吸加速,因此低頭駝背會使胸廓無法打開,會影響到心肺功能。 2. 內外八字——形成O形或者X形腿 一般來說,八字腳是用腳的習慣不好形成的,輕微的內八字或是外八字都不會有損骨骼,但是長期這樣走路就影響健康了。內八字走路容易使更多壓力積聚在腳外側,增加腳外側和地面接觸的機會,改變腳接觸地面的原有部位,增大關節的壓力,時間一長就會導致腿部骨骼變形和疼痛,形成O形腿;外八字走路說明腳趾向外的角度過大,久而久之會讓膝蓋外移,雙腿變成X形,導致膝踝關節疼痛和小腿肌群的損傷,加速關節退化。
3. 胳膊不擺——引起背部疼痛受傷 走路時左腿向前邁時,脊柱會向右旋轉,右胳膊也隨之擺動。反之亦然。因此,走路時兩個胳膊應該自然擺動。不過,現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走路時雙手在玩手機,或者天氣寒冷把雙手放在衣服兜里,兩個胳膊不動,這樣則容易引起背部疼痛,甚至受傷。 4. 走路步子太大——容易拉傷韌帶 當一個人走路時想要加快速度,最自然的反應就是加大前進步伐,依靠前腳邁出更大的距離來實現。這會導致你的步伐不協調,顯得笨拙,雙腳需要極其費力才能做到。更重要的是,這樣走路容易拉傷大腿內側的韌帶,使雙腳抽筋,而且無法達到提升走路速度的作用。另外,對膝關節不好的人來說,會加重關節損傷。 5. 走路骨盆前傾——導致骨盆變形 有些人走路看起來背脊挺得很直,顯得很有精神,但仔細觀察后就會發現,這類人的腰部是朝后方反折的,醫學上又稱之為“骨盆前傾”。這多是由于腹肌及背肌力量不平衡所致,長時間骨盆前傾走路,不但影響美觀,嚴重會加重下背部及頸部的負擔,造成疼痛與肩頸酸痛等問題,甚至還會導致骨盆變形,引起內臟下垂。
骨盆前傾對比 6. 走路踢著走——讓你腿變粗 有些人似乎怕地上的臟水或臟東西弄臟鞋或褲子,就養成了一種踢著走的習慣。踢著走的時候身體向前傾,走路時只有腳尖踢到地面,然后膝蓋一彎,腳跟就往上提。這樣的話,走路的時候腰部很少用力。如果你有踢著走的習慣,那么最好小心,以免使整條腿都變粗。 7. 走路過度屈膝——髂腰肌退化
屈膝走路多見于年紀大的長者。主要因為軀干肌肉整體性衰退,呈現無法支撐的狀態,導致膝蓋彎曲,需要靠大腿前側的肌肉支撐。如此一來,腹部深層的髂腰肌會變得更加衰弱,軀干肌肉得不到鍛煉,陷入老化的惡性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