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鐵質缺乏就會引起貧血,貧血也是小兒時期常見的臨床表現,是影響小兒生長發育,誘發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造成小兒貧血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營養性缺鐵性貧血。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小兒的缺鐵性貧血。 寶寶缺鐵的原因? 1、初生時機體鐵的含量 正常足月新生兒從母體獲得的鐵足夠其生后3~4個月的造血需要。但早產、雙胎、胎兒失血以及母體患有缺鐵性貧血等,均可使小兒儲鐵不足。 2、人體內鐵的需求量增加而攝入量相對不足 嬰幼兒生長速度很快,正常嬰幼兒出生后5個月體重增加1倍,1歲時增加2倍。嬰幼兒在4—6個月后,體內儲存的鐵已經消耗漸盡,如僅以含鐵量少的母乳喂養,可導致缺鐵性貧血。育齡婦女由于妊娠、哺乳,需鐵量增加,加之妊娠期消化功能紊亂,鐵的攝入和吸收不佳,也極易導致貧血。 3、飲食缺鐵 人乳的含鐵量、鐵的吸收率較高,生后6個月內的嬰兒若有足量的母乳喂養,可以維持血紅蛋白和儲存鐵在正常范圍內。在不能用母乳喂養時,應喂強化鐵的配方奶,并及時添加輔食。 4、其他病理性原因 急性和慢性感染時,患兒食欲減退,胃腸道吸收不好。長期嘔吐和腹瀉、腸炎、脂肪痢等,影響營養的吸收。 寶寶缺鐵性貧血的表現 1、一般表現 出現煩躁不安或精神不振,不愛活動,食欲減退。皮膚及黏膜蒼白,最為明顯的是口唇、口腔黏膜、甲床和手掌。 2、消化系統表現 孩子食欲減退,不思飲食,少數有異食癖(如喜歡吃泥土、墻皮、煤渣等),伴有嘔吐、腹瀉,同時會出現口腔炎、舌炎或舌乳頭萎縮等現象,嚴重者可出現萎縮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綜合征。 3、神經系統表現 輕者出現煩躁不安,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應慢。嬰幼兒可出現呼吸暫停現象。學齡兒童在課堂上表現行為異常如亂鬧、不停的小動作等。 4、造血器官的表現 常出現肝、脾和淋巴結輕度腫大。年齡越小,貧血越嚴重,病程越久,此癥狀越明顯,但很少出現超過中度的腫大。 如何判斷貧血的輕重? 新生兒貧血(新生兒期:從出生至出生后28天的寶寶)分度: 144g/L---120g/L,為輕度貧血; 120g/L---90g/L,為中度; 90g/L---60g/L,為重度; <60g/L,為極重度。 如何預防寶寶貧血? 1. 做好孕期及哺乳期的營養,食用含鐵豐富的食物。 2. 進行戶外活動,多曬太陽,每日戶外活動達1~2小時。 3. 合理喂養。堅持母乳喂養,人工喂養者應采用配方乳喂養,及時添加含鐵豐富的輔食或補充強化鐵的食品如鐵強化乳。 4. 鐵劑預防貧血。正常足月嬰兒出生后4個月補充鐵劑,早產兒和低體重兒出生2個月時補充鐵劑。 5. 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及時發現疾病,及時治療。 康云互聯和您一樣關注健康,并致力于健康檢測研究。康云互聯的健康檢測內容包括體征檢測、尿常規、生化常規項目、免疫常規項目、蛋白項目和核酸檢測等,檢測項目覆蓋率廣,可覆蓋 90%以上的常規健康檢測項目。讓您在家就能做健康檢測,標準化的檢測數據,準確性高;智能且便捷的檢測方式,僅需使用智能手機即可在家做檢測,5秒就可得到健康報告。康云互聯和您一起關愛身體,關注健康。
![]() ![]() ![]() ![]() |